第十四章 劍出便有風雷動(第2/2頁)

這個答案對南玉來說說不上好,卻也說不上不好,不過他之前已經沖動過一次,此事自然是按捺下性子,告誡自己切莫再如此行事,微笑答道:“那倒確實很巧,因我第一次見嚴三爺的時候,心也跳得快得很呢!我當時就想,無論如何,我要與這個人結交認識。”至於結交認識之後做些什麽,卻是未說出口的,只有他一人知道的部分了。他想,我其實是不必這樣心急的,橫豎我已經再一次找到了他,既然我已經決定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手,那麽又何妨再等一些時日呢?總要等到,這個人也對我抱有我對他的心思一模一樣的相思的時候才行。

南玉掃視了這家菜刀鋪子一眼,想起剛剛在後院看到的兵器架子,問:“既然你我二人此時幹坐無事,那我幹脆提前問一下好了,不知這家菜刀鋪子的打鐵師傅,又到底是什麽來頭?”

“是風雷錘,鐵冶火。”

南玉聽見了答案,心中雖然已經有所準備,卻還是一驚。之前嚴峰帶他見的二位,金花毒仙早已在江湖上銷聲匿跡多年,名字威懾力下降了許多,吳二則是飛燕盟的人物,名聲傳不到南疆去,但這位風雷錘,卻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是如今江湖上排的上號的一位人物,不知道多少英雄好漢受過他的恩惠。南玉不禁感嘆道:“想不到一座金陵城,竟然如此藏龍臥虎。”

嚴峰摸了摸鼻子,道:“那是因為承皇天之命,募八方志士的八方衙,就設在此地。”

他看南玉不解,便繼續解釋道:“當年先皇時期,承安十八年,曾經鬧過一次大饑荒,裕安知府陽奉陰違,拒不放糧,百姓們活不下去,便只好搶糧食,攻下了府衙,帶頭人陳璜把糧食分給出了力的流民,就這樣揭竿而起,想要改朝換代。先皇派當時的驃騎將軍解鼎甲出兵平亂,下令陳璜必誅,余者誘降,並派時正二品大臣戶部尚書謝景曜為欽差,一路南巡,連開興曲,金陵,煦城三處糧倉以救民。那時候有不少武林志士隨軍平亂,他們武功高強,下手又懂分寸,還有不少本來就是出身自裕安一帶的,打仗時碰見一個村裏出來的直接就勸降了,等打完了一結算,才發現這些武林人士倒是立下了不少功勞。後來先皇才起了心思,設立了八方衙,第一任班子直接就是當初帶頭參與平亂的那些人,薪資優厚,名聲福利又好,當時可是不少人都擠破了頭想進去,所以金陵才這麽多武林人士。”

二人聊得興起,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兩個時辰,最後還是終於從後院走出來的鐵師傅打斷了他們,人未至,聲先到:“哈哈哈,我就知道嚴老弟定然還在等我!來,看看這把匕首,可是與你的要求分毫不差!”

嚴峰接住了那把匕首,拔劍出鞘,霎時如一鴻秋水在眼前一晃,寒光盈滿劍刃,散發著隱隱的寒氣。他挽了幾個劍花,見確實是輕巧鋒利,不由滿意一笑,道:“鐵大哥的手藝,我自然是相信的。”說完收劍入鞘,將劍柄那一頭遞給了南玉。

南玉接過試了試,無論是劍柄長度,劍身重量,都確實要比嚴鋒之前贈予他那把要合手的多,不會太輕,也不會太重,貼合手掌的弧度也是剛剛好,讓他一時愛不釋手。

“嚴老弟,不知道這位小兄弟是?”鐵冶火問道。

嚴峰答道:“是我一位好友。因他不會武功,我才想著讓鐵大哥打一柄短劍讓他帶在身上,若是遇到危險,也好有幾招防護手段。”

南玉站起身沖鐵冶火一拱手,道:“在下南玉,字如瓔。久仰英名,今日幸會,果然是風采更勝傳聞。”

鐵冶火上下打量這少年,看他長身玉立,氣度沉穩,不卑不亢,便用大掌在他肩上拍了兩下,豪爽笑道:“好說!既然是嚴老弟的朋友,那也自然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後若是還需要打造兵器,只管來這菜刀鋪子找我就行!”

南玉咬了牙,受住了這兩拍,沒有露出痕跡來,笑道:“那還請鐵大哥日後多加關照了。”

三人就在後院那一堆兵器間共用了晚飯,酒足飯飽後,言談間更親熱了幾分,方才散了。南玉跟嚴峰一起回了家,他還是住在原來那間客房裏,洗漱後脫了上衣,才讓人看見他肩膀上一片淤青,在如玉肌膚上顯得極為刺眼。他側過頭看了一下,神情冷淡,沒什麽意外地給自己上了藥。這非那位風雷錘前輩有意為難,而是只能怪他自己這具身子太過嬌氣,穿不得麻衣,受不了磕碰,他雖然已經習慣了,卻還是在這種時候難免苦悶,只好生著自己的悶氣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