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夏的“病”(第2/3頁)

每個神經細胞就像一台電子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功能各不相同。

有的相互之間只有2到4納米,可以直接通過電突觸來進行電信號傳遞,就像兩台設備直連,速度很快。

而有的之間相隔20到40納米,就需要通過神經遞質來傳遞信號。

就像U盤、移動硬盤一樣,神經遞質的多少,就是移動存儲器的容量大小,容量越大,能傳遞的文件越多。

當裝滿了文件的U盤(神經遞質)插到目標設備上的USB接口(受體)後,目標設備就開始解讀上面的文件,開始按著系統預設軟件進行工作,可能會同時給其他網絡上的電子設備傳遞信息,讓它們也開始幹活。

很多精神或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在內,都和神經遞質的生成和傳遞有關。

或者是U盤沒有足夠的存儲空間,或者是USB接口太少、讀取又問題,又或者是電子設備本身有故障。

但老夏的情況卻與這些都不同,很可能是老夏大腦神經網絡中的許多“電子設備”,上面的系統、應用軟件和普通人不一樣,同樣的信息文件,錄入後運轉的卻是不同的結果。

於是老夏擁有極高的智商,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運動能力、反應速度、平衡感,代價卻是對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有障礙。

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老夏的腦回路和普通人不太一樣。

那位李醫生觀察了小老夏半個月,征得老夏父母同意後,開始用她的方法來“治療”老夏。

她的方法很激進也很簡單,就是餓著老夏,直到她感知到本能的恐懼後,以此為切入點,對她其他的行為進行影響,讓她明白其他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做哪些事情的時候,其他人會是什麽感受。

李醫生看得很準,對當時的小老夏而言,饑餓感、食欲確實是她能夠切入其他感知的最佳接口。

看到這裏,向坤終於明白第一次感知到老夏夢境時那密閉的房間是怎麽回事了,知道為什麽老夏會在夢境裏那麽一副“餓死鬼投胎”般的吃東西方式了。

她確實被餓過,而且是在很小的時候,被餓得很慘,餓得奄奄一息。

但這個方法,也確實讓她明白了很多信息。

李醫生用這個方法的前提之一,便是小老夏展現出來的超高智商,雖然還很小,但很多事情的溝通已經沒有障礙。

李醫生用饑餓讓她知道了痛苦和對死亡的恐懼是什麽樣的感受後,一點一點幫她認識自己的不同,讓她意識到要怎麽樣融入社會、融入其他人。

後來在李醫生的幫助下,老夏沒有耽誤上學,從小學開始,她看起來就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區別了。

除了不太愛說話,總是瞪著大眼睛看別人,表情有些木外,沒有展露出什麽異常。

她開始學習和模仿其他人的行為、表情,並且嘗試將外在的表現和他們的真實意圖聯系在一起,幫助自己理解別人的情緒。

向坤也知道了老夏為什麽要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為什麽要特意調到刺桐三院來。

前者自然是為了“治療”自己,或者說讓自己能夠適應正常生活,後者則是因為她知道有刺桐三院有幾個病例,有一些表現和她小時候相似。她想看看,是否能找到和她一樣的病例,然後尋找獲得、感知正常情緒的方法。

不過這段時間,她已經確認,這邊的幾個病例,與她的情況並不相同。

當然,這些內容並不是老夏自己病歷的內容,而是她自己標注上去的,甚至包括那幾個病例的基本症狀都寫了。

很顯然,老夏是專門為了讓他明白自己的情況,專門制作的這個文件。

看完了PDF文件,把平板電腦放回包裏,向坤又翻看了一下那本軟皮本,裏面有一部分紙頁明顯時間久遠,連材質都和後面的不一樣,明顯是從其他本子上拆下重新裝訂。

前面的部分寫著的,是老夏總結的行為模式準則。

看那字跡的變化、墨跡的褪色程度,可以推測她應該是從很早前就開始進行這些總結了,說不定是初中,甚至更早。

行為模式準則的第一條是:

“保持笑容。”

但第二條就是:“笑容需要根據每個人五官細節進行調整,才會自然。”

第三條還是和笑容有關:“不同的笑容需要分場景應用。”

看起來,都是實際應用之後,根據效果做的補充。

向坤立刻想起了在銅石鎮動車站接老夏的時候,她對那搭訕的大學生露出的怪異笑容,直接把人給嚇到的場景。

他不由得在心裏,給之前PDF文件上看到的照片裏那個小老夏配上這個笑容,頓時覺得極有喜感,忍不住咧嘴無聲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