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建文大典》攻堅小組(下)(第3/3頁)

一名學生將這句引申出來並做以解讀:“陳勝起義之初,搞魚腹丹書,篝火狐話,暗示世人他是受命於天的貴人,以此來欺騙當時還愚昧的古人。

誠然這種辦法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奇效,但最終的結果則是,追隨陳勝的武將全部有樣學樣,各自手裏有了兵權後便在各地割據自封王侯,也稱自己是天命所歸,本應該做農民起義領袖的陳勝,卻不得不面對無數個同為起義勢力的對手。

農民起義軍本應該一致對外的反抗秦王朝,卻從分裂的一刻陷入到政治內耗當中,大打出手、刀戈不止。”

欺騙愚昧百姓這種事,當你可以做的時候,那麽其他人也可以做。

所以朱允炆從登基之後一直都在強調的,向全天下普及的一個最基礎的教育,就是全面否認皇權天賜這個說法。

天子絕不是什麽上天之子,更不存在承天命一說。

如果為了穩定統治而愚弄百姓,那你就不能在去怪百姓因為愚昧而被別人給欺騙參與那些野心之徒造反的犯罪之中。

“陳勝勢力的失敗恰恰在於迅速的分崩離析,這充分暴露了這次起義運動毫無穩定根基的弊處。

秦王朝固然已經走向了王朝末路,但終究是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國家政權,有君王和朝堂有制式軍隊有政令軍令系統,而這些,都是陳勝勢力所不具備的,所以僅僅六七個月的時間,陳勝勢力便滅亡了。”

朱文圻感嘆了一句,而後在面板上寫上‘第三階段,因其缺少穩定結構而崩潰’這句話。

放下筆,朱文圻抱著膀子重新審視了一下面板上自己寫下的,做了總結發言。

“現在我們僅從政治的角度復盤了陳勝起義運動的興衰、成功與失敗,得出了三點結論。

一、明確我們的立場和主張,凡支持我們的即朋友,反對我們的即敵人。

二、團結多數人,打擊少數人。

三、建立穩定的政治結構,不能脫離實際,尤其是團結多數人這個環節的時候就要踏踏實實的紮下根腳,將自己的立場和主張在最基礎的廣泛群體中紮下根腳,得到積極的呼應和支持,而不是搞虛無縹緲的神權、說假大泛空的渾話。”

總結完之後,朱文圻沒有繼續在陳勝起義這件事多耽擱,緊跟著說起運動卷記載的第二篇故事。

“王莽政權的崩潰症結。”

面對這段歷史,在座所有人都笑了,包括朱文圻。

因為怎麽看,王莽的失敗,都好像是因為劉秀他實在是太秀了。

剛剛才否定天命所歸說,這就來了一個純純的天命所歸。

“大家,各自談談觀點吧。”

朱文圻並不著急,因為他知道,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就是將運動卷內記載的數百次不同形態的歷史運動全部復盤,最後總結出其中成功和失敗的緣由,找出他想要找出的答案。

一個可以讓自己全面破解朱允炆內心深處最真實想法的答案。

從而讓自己實現自我救贖,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