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朕可以給你的,就可以全部收回來(第3/4頁)

不要一嘴的冠冕堂皇,什麽為國家、為社稷,你心裏那點自私,朕是你爹,一眼看得通透,你的狐狸尾巴在朕這裏根本藏不住。”

又罵了幾句,朱允炆便是徹底累了,揮手:“你也別回泉州了,朕看你是當幾年知府當的早已不知天高地厚,但你要記住,這是朕給你的,朕可以給你就可以全部收回來,從今以後你是當工人、當農民,都隨便你,滾吧。”

朱文圻到底是出於什麽原因硬要反對許不忌。

真的只是跟許不忌私下生隙,或者如朱文圻自己說的那般,是擔心許不忌坐大,危害朱明皇權嗎。

只從動蕩後的選官來看,許不忌並沒有借著這個機會安插自己所謂的黨羽、同鄉、故舊,這也是許不忌為官十幾年來的一貫做派,眼裏錙銖必較,只看重實事求是的成績,沒有什麽山頭、黨派之分。

朱文圻一貫聰明,沒道理看不出來。

只是這孩子聰明之余,私心太重。

因為他想做皇帝。

不想做皇帝的皇子不是好孩子。

天底下誰不想做皇帝啊。

朱文圻想做、朱文奎也想做,朱允炆其他的幾個兒子哪個都想做。

這很正常。

但朱文圻想做的是真正的皇帝,一個跟朱允炆一樣的皇帝。

而不是釋權給內閣,如趙宋王朝那般,均天下的皇帝。

內閣的權力不停的加大並分釋皇權,那這樣的皇帝還有資格叫做皇帝嗎。

閱兵的時候,朱文圻無限崇拜自己那如神一般的父皇,所以朱文圻也想做這樣的皇帝。

那麽,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必須要攥在手裏的。

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基於這一點,朱文圻選擇了破釜沉舟,寄希望讓朱允炆收回成命最好鬥掉許不忌。

但目前來看,他得置之死地而後生,應該是失敗了。

門外,幾名小宦官走了進來,拖起一臉淒然的朱文圻便走。

這相當於直接宣判了朱文圻的下場。

當工人、當農民?

“去一趟你母親那,告個別,將來你想去哪就去哪,朕不會再過問。”

這是朱文圻被拖離暖閣前聽到的朱允炆最後一句話,同時,朱文圻也知道,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自己很可能都聽不到自己父皇的聲音了。

等到了後宮內,訴清緣由之後,顧靜直接捂住了嘴,淚眼婆娑的看著眼前跪在自己面前的寶貝兒子。

作為一個母親,顧靜怎麽都沒有想到,見到自己兒子這麽一件本該開心喜慶的事情,竟然會是一次生離。

“你糊塗啊。”

雖然是貴妃,但顧靜畢竟是宮女出身,幾十年來從沒有有過什麽非分之想,什麽頂掉馬恩慧做皇後,又如何讓自己的兒子去爭儲君的位置,自己將來母憑子貴,當個太後什麽的。

這些顧靜從來沒有想過,從來都沒有過。

從宮女到皇貴妃,這對於顧靜來說,已經是這輩子最大最大的一場夢了。

“你為什麽要忤逆你的父皇啊。”

顧靜實恨不得扇朱文圻幾耳光,但性格柔弱的她,幾次擡手都最終徒勞放下,氣的只會哭。

“因為兒子不服。”

朱文圻咬著嘴唇:“兒子輸的不服,兒臣從沒有敗給大哥過,包括這件事上。”

在當初自己選擇給朱允炆寫信的時候,朱文圻早就考慮過。

“大哥當年跟我說過,他一樣對許不忌很不滿,但兒子怎麽都沒有想到,大哥竟然如此沒有主張,看到父皇的心意之後,立刻轉變了自己的立場改支持許不忌。

如此立場不堅定,怎麽配做儲君,怎麽配在將來領導如此偉大的國家,配領導整個明聯!所以兒臣反其道而行,破釜沉舟行此舉,直接到父皇那裏,是父皇糊塗。”

“直到現在你還嘴硬。”

顧靜也是氣急,哭罵著:“你就一點過錯都沒有正視過嗎,快起來,跟為娘去你父皇那裏認錯悔改。”

“我從來沒有錯過。”

忍著哭意和委屈,朱文圻咚咚咚連叩了三次首,爬起身來,淒聲告辭:“母親,兒臣要走了,您要保重身體。”

朱文圻離開的很幹脆,只有走出的承天門的時候,無限留戀的回頭看了一眼林立的殿宇宮群。

看著一直打小守著自己長大的車夫,朱文圻苦笑一聲,從懷裏取出一塊金牌來遞過去。

“以後,你就不用陪著我了,我也沒什麽好送你的,這塊牌子你拿去熔了,應該也能換下半生富貴余年。”

車夫漢子沉默著接過去,似乎已經知道了一切,在他等待的這段時間,禦前司已經派人通知了他。

朱允炆收回了朱文圻的一切,這個錦衣衛出身的車夫,自然不會繼續保衛他朱文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