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大明人口普查(五)(第2/3頁)

不說內閣,便是朱允炆自己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丁口破萬萬了。

之前全南京都在猜測能不能破八千,便是大家都很有信心,但也最多只估過八千六到八千八這一片,便是連猜九千的都是極少,說完自己都失笑的那種狂言。

沒人敢去奢望破億。

但今天戶政司拿來的統計數據,卻是實打實的破億了。

一五計劃結束的時候是七千三百一十四萬,這中間的懸差已經達到了三千六百一十九萬!

從哪裏差出來的?

這般計算中間的增速,復合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四!

“數據是不是出錯了。”

雖然朱允炆很希望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因為這個數字,將會成為他死後最大的功績點之一。

洪武帝留下的王朝,人口可是只有六千萬啊。

若是在他手裏翻上一番,那是一種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再去質疑的盛世。

疆域千古未有之大,丁口千古未有之多。

這不叫盛世王朝,還有哪個祖先的朝代敢在大明面前稱第一?

“應該不會出錯,這是真的。”

戶政司官員提住氣,抑制住滿腔的激動,陳述道:“各省的數據皆有早前洪武朝的記錄留作對應參照。

不說洪武一朝,便是一五計劃的時候,當時的統計便少卻了烏斯藏、安西、交趾、台灣和貴州五省,這已是一千多萬的差額。

而且一五計劃的時候,遼東的丁口數並沒有統計過記錄入戶部會要內的,所以,這又差出了六百七十多萬。

其余各省的總數增長確實過速,但其中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是占最重要原因的,大量郊野的村落荒廢,百姓遷居城內便於統計這是一。

登門普查,點查人口,使得地主家藏蓄的私奴失去了隱蔽下去的機會,這是其二。

早幾年的廢奴、限傭行為,使得大量受雇於地主、財主、士閥家中的下人、丫鬟釋放出來得以進入民間,這是其三。

退耕令之後,百姓多居於城中,城市變大,民間往來交集密切,促進了男女之間的結合,得以誕育子嗣這是其四。

所以,綜上考量,懸差出來的三千六百一十九萬丁口,將該砍去一千八百萬拿出去,實際新登造冊和孩提幼童的數量,不過也才一千八百多萬。”

戶政司的解釋讓眾人變得完全可以接受,是這個道理不假,一五計劃的統計數也不是真切詳實的,好幾個省都沒有統計過。

那個時期的實際數量本就應該已經是九千多萬左右了,經過十年的進程加上又添了朝鮮的幾百萬,也才漲幅到如今的一億零九百萬。

這麽一計算,增長率也就在百分之一點五左右,是一個盛世王朝正常的增長率。

經過再三的確定之後,朱允炆哈哈大笑起來。

“元修宋史,言及南宋之盛,不過口逾萬萬的虛詞,而今我大明實計丁口一億零九百萬,治隆唐宋,治隆唐宋矣!”

這一刻,便是誰再拍朱允炆馬屁拍的如何肉麻,他朱允炆都可以坦然接受。

“煊赫盛世皆仰賴聖君在朝,陛下功蓋千古,德被萬世!”

聰明人已經開始唱了賀詞,頃刻間,山呼聲驟起。

被吹捧到周身舒泰之後,朱允炆才含笑擺手,止住歡呼之聲。

“丁口過億,自然是國家之喜,但欣喜之余,還望諸卿能更感肩頭之重啊,這可是億萬張嘴等著吃飯呢。”

這一句提醒,原本還喜氣洋洋的奉天殿頓時冷場。

所有人都回過神來,人口多確實是好事,但是對他們這些當家做主的官員來說,如此多的人口可就不全是好事了,肩頭的壓力得多沉啊。

“你們總喚朕聖人,朕便是真神聖,億萬丁口朕一人如何治理的過來,總還是需要諸卿佐助啊。”

朱允炆已經能夠感受到自己肩頭這沉甸甸的,不亞於泰山傾覆的萬鈞重擔。

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一個丁口無限繁衍增長和社會各行各業都開始繁榮發展形成一定秩序的時代,已經不是一個所謂帝王就可以完全通過超前眼光便可以掌控得了的。

歷史特定時代背景下隨著這個國家國內的社會發展轉型勢必會擁有新的籲求,這個籲求可能是主動性的,比如當初許不忌調研南京工廠時工廠廠長提及到的工時制。

這便是工人們主動性的籲求,而這只是時代籲求中千千萬萬個縮影中的一個。

更多的籲求是被動性的,包括所謂的‘馬洛斯精神需求層次’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還是隨著百姓的民智啟發後引起的,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治理需求。

這種需求到底是普遍理想化還是理性化治理便是擺在統治者面前最大也是最棘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