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法治大明(五)(第3/3頁)

就是告訴朱棣,你是朕的四叔,是朕的親人。

這才有了朱棣的痛哭出聲,他哭不是因為皇帝恩赦了他,而是心疼朱允炆那一刻的孤獨。

再看朱高熾和夏元吉兩人的話。

夏元吉可以喊出國家之事甚巨,不可如此的勸阻,而朱高熾身為朱高燧的親哥哥,是不該阻攔的。

朱高熾本應該說的話是‘臣管教弟弟無妨,請陛下賜罪。’而不是出言阻攔,意圖袒護自家親人。

尤其是在自己父親都已經被罷職的情況下。

朱高熾跟夏元吉的默契,就是希望朱允炆收回成命,也不要讓自己最終走成一個孤家寡人。

這一點上,朱高熾多次跟朱棣說過,心疼朱允炆這十幾年的一路走來。

而最後,朱允炆在頓住身影後,選擇了踏出那堅定的一步。

斷了紛擾的雜音,踏碎了所有的優柔寡斷。

既已許國,再難許家。

有的路,走上了就沒法回頭。

這些事情也已不重要了,楊士奇最終和許不忌完成了政權的新老交替。

兩人在大榕樹下鄭重握手。

“十四年彈指一揮,多少風雲染秋黃。”

楊士奇苦笑一聲:“我也十四年沒回江西老家過年了,今朝得償所望,還有些近鄉情怯呢。”

握住楊士奇的手,許不忌左手拍了拍楊士奇的手背,鄭重道。

“閣老,保重!”

楊士奇離開了。

一個時代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