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審判天皇(二)(第2/3頁)

這景象,更是讓高肅啼笑皆非的險些失聲笑出來。

時間還早,朱高熾也沒有急著進入京都,將實仁所在的車輅交給薛恪帶來的警衛營,由其護送回皇宮,自己則引著薛恪等人,幹脆步行入京都城,詢問公審前的其他準備事宜。

“審判的地點就放在皇宮外,修整出了一片大空地方便群體觀禮,安全方面,由咱們大明的兒郎親自負責,外圍控制的是暹羅、南緬和南華的友軍,城內的管控則交給了德川勝吉的降軍。”

走在朱高熾的身旁,薛恪細之又細的匯報道:“現在京都城的主要矛盾基本被壓下,而且京都及京畿近郊的原居民的主要矛盾方已經不再是即將召開的對實仁的審判,而是德川勝吉。”

“哦?”朱高熾來了興致:“說來聽聽。”

於是薛恪便把德川勝吉早前的所作所為都訴述了一遍,讓朱高熾眉眼之間迸發一陣殺氣:“這個畜生。”

跟自家大哥比起來,朱高熾的心可就軟了太多,德川勝吉的行為傳到他耳朵裏,險些將朱高熾氣炸了肺。

不過正如薛恪說及的那般,也恰恰是因為德川勝吉的存在,才會讓眼下很多的事情反而變得更好處理,也讓公審的下一步計劃可以更順暢的推進。

一行人一路走進京都城,沿途幾乎看不到一個居民,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擁有人口多達三四十萬的京都城,靜謐的宛如一座鬼城,空氣中,濃郁的血腥味尚未來得及全部散去。

“這個民族的文化起源於咱們,但似乎有一種長歪的感覺。”

薛恪將德川勝吉此前的激勵與懲罰政策說了出來:“優勝劣汰,賞強罰弱,赤裸裸的弱肉強食,對強者執禮甚恭,對弱者橫加暴虐。”

朱高熾前進的腳步卻是一頓。

“賞強罰弱,你不覺得有點像老秦法嗎?”

若是朱高熾不說,薛恪還沒有想及這一點,聽到這麽一句,頓覺熟悉。

一旁的參謀官也恍然:“沖陣者賞、懼陣者殺。”

論及勇猛無畏,華夏先民的戰鬥力那絕對是世界民族中的翹楚,要不然,也不可能從黃河流域一路繁衍擴張到整個神州。

商周的擴張中,是多少部落、民族的消亡。

始皇帝的偉大,在於其掃平天下後,書同文、車同軌,才使得中國不至於像歐洲那般分裂,但是書同文一點,就代表著要毀滅其他的文明而只保留一種文明。

最具代表性的一點,就是湘楚之地巫術流行,也就是商周時期大盛的巫祝文化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幾乎被毀滅。

漢武帝滅掉的諸羌民族,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遷民實河套、甘肅之西,又將中國自古宣稱的版圖疆域擴大了許多。

秦皇漢武於是就成為了一代大帝偉人。

為什麽朱允炆現在在大明的威望如此盛隆的原因就在於這,因為朱允炆就相當於秦始皇加上漢武帝的超級PLUS版。

整個明聯書漢文、寫漢字、說漢話,統一身份文牒,官方必修《建文大典》,所有貨幣統一用大明銀行印發的銅票,金銀收繳禁止流通。

各國所有具有各自濃厚文化符號的先民書籍全部燒毀。

這些都是強制性的操作,順從的升官發財,從此作威作福,抗拒的定謀逆罪夷三族。

漢化的程度越高,可以擔任的職務就越高,獲得的權限也越高。

整個明聯,除了印度仍然保有獨特的印度教派文化以外,其他的各國都在進行這種文化洗禮。

一手甜棗、一手屠刀。

加上人性中的私心作祟,這些國家中只要有一個通過漢化獲得功名爵祿的得利者,那麽很快整個國家八成以上的人都會如此。

剩下兩成做孤魂野鬼去吧。

這種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滅種和踐踏行為是自五代十國之後,華夏民族從來沒有再做過的,當然,趙宋王朝也沒有這個實力去做。

如果說商周秦漢時期的華夏民族是一頭猛虎,那麽唐朝時期還算得上一句狼。

而等到趙宋時期,以穩定統治為綱領,趙家和士大夫合力打造的畸形儒家文化就將華夏民族變成了羊,而後元朝當政,仰賴衍聖公一家的不遺余力,羊性又變成了奴性。

因為當羊的時間太長,當咱們重新抄起祖宗的刀時,反而會讓人有一種民族是不是已經死亡的困惑。

秦漢時期,難道咱們的先民就不懂得孝順父母和照顧孩子了嗎?

虎狼不食子,這種骨子裏的狠只是對待外人,從沒有引刀對自己父母孩子的。

太祖高皇帝推翻暴元,洗幹凈了民族因為被壓迫近一百年而產生的奴性,而朱允炆做的則是將民族骨子裏後生的羊性殺死。

所以,整個大明每一個人,無不視朱允炆為信仰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