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永垂不朽(第3/3頁)

陵園是一扇拱形門,且高且寬,門頭為石刻的大字。

“大明民族英烈陵。”

門頭的左右兩側豎著刻了兩行大字。

“民族大融合萬歲。”、“民族大團結萬歲。”

這兩句是當年朱允炆親筆提的,肯定了盛庸和幾萬將士,與馬哈木、阿魯台等人通力合作,攜手抵抗帖木兒的東征,並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為了保護草原各部族的安寧,盛庸和三萬余名大明健兒,不惜犧牲掉自己寶貴的生命,證明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明海納百川,團結和保護各民族的偉大胸襟。

朱允炆在門口肅立了一陣後,才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邁步踩著一級級的台階,向著陵園內進入。

雙喜、劉錚、楊溥等並京營、漠庭大小武官數百人緊緊簇擁著。

“當年盛將軍奉命為燕王爭取時間,以四萬騎硬撼十余萬敵,殺至險些盡墨,這才有了一戰定乾坤,開我大明北疆萬世太平。”

一行人走過一排排的墓碑,直到最後來到山頂,這是一處寬敞的亭台。

亭台的中心樹立著一塊巨大的豐碑,詳細介紹了盛庸的生平和他的功績,最後是一句朱允炆親寫的落款。

“拯救草原各部的偉大的民族英雄盛庸將軍靈寢!”

這座墓碑由一個小旗負責保衛,每每換班,在左右兩旁時刻都站著兩名護衛的兵士。

朱允炆從右側的長案上取了三根細香,燃起後鄭重其事的微微鞠了一躬,身後眾人則無不脫下頭盔,深鞠一禮。

禮畢,朱允炆上前將香插放進去。

“所謂居安思危,越是生逢太平,越是要珍惜太平,感念太平之不易,感恩英烈之偉大。”

朱允炆鄭重其事地說道:“所謂英雄,不過也是一群普通的血肉之軀,他們的生命一樣脆弱且只擁有一次,沒有重來的機會。而他們之所以是英雄,便是在危險來臨的時候,會勇敢的頂上去,為身後的同胞親人,將一切危險重擔扛起來罷了。”

說罷,朱允炆注目又站了片刻,才折身走到一旁的長案邊,抄起一根狼毫,揮灑間寫下了四句短詞:

“茲念英烈,高歌長行。

魂斷埋骨,魄歸青冥;

山河易貌,草木秋榮。

維爾英靈,永照大明!”

雖說水平拙劣不堪,但卻是朱允炆真情實感,眾人觀之,無不感受到皇帝在看向這座英烈陵時,眼神中那濃濃的深情與悼念。

朔風很冷,但所有人的心,卻是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