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歡迎你,蒸汽!(五)(第2/3頁)

朱允炆最想的,是希望後世的史書留筆,能稱呼他一句‘一位思想上偉大的巨人’。

一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思想家。

這遠比誇贊他是一位銳意進取的改革家更值得開心。

“蒸汽機的工作你全權負責,朕不懂也不會置喙插手,只是朕有這麽一個想法。”

朱允炆看著莫成沉吟道:“你說有沒有可能,把蒸汽機裝到朕屁股下這座馬車上,你也看到了,朕這架車輅需要十二匹非常優良的戰馬才能拉動。”

把蒸汽機裝到馬車裏?

莫成的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臣直言,這一點上臣還沒有想過。純以現在蒸汽機的推力來說,不現實。”

“推力?”

朱允炆有些不解這個新詞匯。

“即一分鐘之內將一百斤貨物推動或提高二十丈的做功,臣稱之為推力。”

這不就是馬力嗎?

這個解釋讓朱允炆心中頓時恍然,也是一陣好笑。

在當初統一度量衡之後的單位中,質量的一斤是六百克,一丈相當於三米。

不用擔心將來科技發達後,什麽毫米級、納米級技術怎麽實現。

大明的長度單位中有丈、尺、寸、分、厘、毫、絲,這些單位中間也是十進制,將來要是再小,大不了在絲以下再創造幾個單位。

千萬別有一米除以一丈這種除不盡的不適應感。

那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現代用法才感覺別扭,實際上,如果朱允炆現在更換千米、米、分米、厘米的單位,全大明都會有我們這種不適應感了。

“陛下的駕輅需要十二匹馬來拉動,而這種阿拉伯來的良駒臣計算過,即使是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兵騎乘上去,兩百斤的重量下,瞬間爆發的沖刺,一個時辰在坦途上可以馳騁將近六十裏也就是一萬丈。

換算下來,一分鐘便是拖著兩百斤跑八十丈,推力達到了八,陛下的駕輅需要十二匹此等良駒同時拉動,但一個時辰若是全速行進的話也不過才三十裏地,即五千四百丈。如此計算下來,想要推動陛下的駕輅所需的推力高達一百九十二。”

說到這裏,莫成蹙緊了眉頭:“眼下我們能創造出來的蒸汽機,想要達到一百九十二的推力,三個氣缸同時運動,一個的大小都可能要達到一丈見方。”

朱允炆心裏開始瘋狂計算起來。

先從推力來看,一百九十二的推力?要是記憶沒錯的話,自己前世開的車發動機馬力好像也才一百八,也就是說,一輛二十一世紀現代汽車的發動機裝到自己這輛天子駕輅上,也最多只能保持一個時辰四五十裏的速度,一個時辰倆小時,時速才十公裏多一點?

那不比自行車還慢。

再看需求的氣缸體積,一丈見方,也就是長寬高各一丈,體積為一立方丈,那就是二十七立方米。

一個氣缸就如此的大,三個氣缸,那豈不是快頂上半個駕輅的大小了。

還要考慮鍋爐、軸承以及傳動部件的體積。

氣缸大,軸承和傳動部件就都得大。

而一旦用上鍋爐,純木質的駕輅肯定不行,就需要外包一層隔熱放火的合金,即使只是包一層,那重量估計還得加三成以上。

一時半會來看,蒸汽的單人馬車或許可以實現,但由蒸汽來推動自己的天子輅是不現實了。

畢竟這東西太大。

而實際上,莫成剛才給出的計算方式有錯誤。

因為他在計算阿拉伯馬的力時,用的是一個時辰時間跑動的距離來計算作用力,而不是用一分鐘這個單位來計算,但他卻用一分鐘來作為蒸汽機提供的推力。

用恒定數據來計算和套用續航數據,等到實驗階段一定出錯。

一百九十二的推力根本不可能推動朱允炆這駕滿載可以容納幾十人,集休息、辦公、甚至是看場三到五個美女進行小型歌舞表演的天子駕輅。

畢竟,阿拉伯馬的續航能力是很差的,但爆發力極其驚人,尤其適合冷兵器時代短時間的騎兵會戰。

想到自己三年五年之內無法坐上蒸汽馬車,朱允炆的情緒雖有些低落,但對於接下來觀摩蒸汽機的熱忱仍舊高漲。

即使需要為此在付出十天的等待時間。

聖駕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了太原,沿途沒有任何狗血橋段出現,朱允炆透過車窗看到的太原,也算是一片欣欣向榮。

無數百姓幾乎都被隔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之外遠遠眺望著,還有不少的破小子爬到屋頂上看,但無一例外的都在歡呼拍手,嘴裏喊著‘皇上萬歲’之類的祝語。

“太原城內的店鋪有不少,各式各樣的買賣都存在,說明這城裏的百姓生活殷實豐富,百姓無有面帶菜色者,衣著多鮮亮,可見太原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