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四川之變(上)(第3/3頁)

那麽,這條抵退耕地的補償條款就是不合理的。

裝不知道固然省了心,但萬一這事確實是皇帝疏忽大意了呢?

這事,是個機遇。

鄺奕和的心裏神思電轉起來。

賭一次?

賭自己能不能猜對皇帝的心思,賭對了,平步青雲,賭錯了,仕途告終。

越想越糾結的鄺奕和幹脆站起身,在周維文兩人疑惑的目光注視下,來回走動。

猛擡頭,鄺奕和看到了明堂上高懸的朱允炆畫像。

腦子裏先想起來的,卻是許不忌這位吏部尚書。

賭一把!

鄺奕和深吸一口氣,開口道。

“政策既然宣讀了,就斷然沒有隨意更改的道理,但咱們要補充一句,抵退的補償金只給五年,五年後,土地自動按彼時市價賣給朝廷。”

周維文有些緊張,隨意改變皇帝跟內閣共同加印的政策行文,這也太、太大膽了吧。

“怕什麽。”

鄺奕和不知道是在安慰周維文還是在安慰自己:“公文上不是明確寫著呢嗎,以四川為試點,什麽叫試點,試點就是要敢於發現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

試點要都是一帆風順、皆大歡喜,那不就是陛下多次點名的唯上政策了嗎?

中樞的政策下達,是不是真的合適,當地要勇於提出不合理的地方,這樣中樞才能去斧正完善,一味的唯上歌頌中樞的政策花團錦簇,既害了百姓也影響了中樞對政策的判斷。

萬一這條補償政策確實是不合理的,但咱們不說,陛下和內閣誤以為確切恰當,向其余人口大省推廣,屆時千萬百姓惰懶,國朝財政竭盡,豈不更加積重難返?”

周維文兩人聽得眼冒星星,頗為崇拜的看向鄺奕和,前者更是挑起了大拇指。

“藩台誠可謂金玉良言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說罷,還煞有其事的作揖見了一禮。

“周司丞莫要客氣了。”

鄺奕和自己也是後背冒汗:“雖說咱們要改,但還是應盡快報呈通政司,署以加急,盡快轉呈內閣和陛下批閱才是。”

“是極,是極。”

兩人現在可謂以鄺奕和馬首是瞻,聞言都紛紛點頭應是:“確該如此,下官即刻書表,四百裏加急報呈通政司。”

地方行文,除非出了造反、重大天災等糜爛一省的大禍事,是不允許六百、八百裏加急的。

原因在於這會影響沿道驛站的運作和制造不必要的區域性恐慌,免出現百姓聽到後以訛傳訛的現象。

四百裏加急,最為合適不過。

三人達成了一致,很快就潤色修正了新的退耕公文,而與此同時,一騎皂衣胥吏,也奔馳出城,向著南京的方向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