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四川之變(上)(第2/3頁)

成都府下轄那麽多縣,人手緊張,幾乎是一人負責一個縣的通傳工作。

男人在不耐煩,但李三這群村民可就炸開了鍋。

朝廷這是要收他們的地?

當年朝廷的王師入川趕走蒙元人,把土地重新丈量分給他們,這才過去多少年,朝廷就打算收回去了?

雖說不是白收,朝廷也願意給錢,但錢那玩意早晚會花光,哪有土地來的實在。

有土地情結嚴重的立馬就高聲反對起來,那是說什麽都不願意。

但也有腦子靈光的,比如李三。

“大人。”

李三扯著嗓子喊了一句:“大人剛才說除了一次性退還外,還可以選擇抵退是吧,一年一畝地給二兩銀子?”

男人嗯了一聲,沒多說什麽。

但李三有些不信。

“大人,一畝地一年才有多少產出,就是全賣了,以現在的糧價也賣不到一兩銀子,朝廷能給二兩?”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絕大部分村民才回過神來。

剛才光顧著想收地的事了,竟然把後面這個選項給忽略掉,李三說的對啊,一年一畝地給二兩銀子?

那誰還種地啊,把地抵退給朝廷,年年躺著吃這筆補償銀,他不香嗎?

男人也驚了一下,忙又取出公文來看,發現上面確鑿寫著一年一畝地二兩銀子的補貼,便點頭應了下來。

“沒錯,公文寫的,確實是一年二兩銀子。”

“我抵了!”

男人這邊話音剛落,李三馬上興奮的做了第一個認投的,他擠開人群跑到最前面:“在哪畫押?”

這天大的好事,哪能放過。

一看李三搶到了第一位,村民們個個都爭先恐後的喊了起來,生怕晚了一步,家裏的地抵不出去。

“剛才本官不說了嗎,等到了十月份,你們去成都城,這退耕督辦司就在成都府衙辦公,拿著田契到那裏就可以辦理了。”

男人有些火燒屁股,他突然發現這道補償措施似乎有些失算的地方,便撂下這句話匆匆離開了。

要趕回去通知一聲,要不然,這耕雖然是退了,但得養活多少懶漢子出來啊。

男子雖然離開了,但李三等人還是激動的不得了,擺起龍門陣就熱聊起來。

“朝廷仁義,皇帝老子仁義啊。”

這會也沒人說朝廷收地不地道了,全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抵一年地換二兩銀子,誰家沒有個三五畝,這般算下來,好家夥,小十兩!

這種熱鬧開懷的場面,就差一條橫幅,上寫著:

屋墻一扒,帕拉梅拉;房子一移,蘭博基尼。

如此一來,才算是應了景。

不提李三這群準動遷戶的歡呼雀躍,單說心事忡忡的男人回了成都,便徑直去尋了退耕督辦司的司丞周維文,並把方才所聽得的話說給後者。

“一年一畝給二兩,這不是養一群懶漢出來嗎?”

周維文也撓起了頭,拿起公文細細觀瞧起來,有些捉摸不定。

“難不成,是內閣說錯了?這補償給的屬實是有些高了。”

倆人都拿不定主意,幹脆直接找到了鄺奕和這位四川的左布政使。

“如此退耕,國朝遍養數十萬懶漢,這跟陛下意欲遷民轉產的指示精神相悖啊。”

鄺奕和也傻了眼,未曾想過會出現這般情況,良久才囁嚅的開口。

“你們說,會不會是祁部堂不太清楚眼下糧價和百姓的收成,所以給陛下提錯了?”

本來鄺奕和是想說是不是朱允炆這個皇帝不察民情,但話到嘴邊,果斷把鍋甩給了祁著這個戶部尚書。

皇帝洞悉寰宇,禦覽乾坤,天底下怎麽可能會有皇帝不知道的事。

一定是祁著這個戶部尚書扯把子蒙蔽聖聽!

周維文覺得很有可能,便更加糾結了:“可是,這公文我們已經宣讀過了,朝令夕改,朝廷的公信力何存?”

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政策還沒施行呢,反倒是先出了問題,暴露了南京中央對偏遠如四川地界具體情況在尚不清晰、不清楚的情況下就貿然頒施政策導致的不合理性。

“改肯定是不能改的。”

鄺奕和蹙眉擺手,他知道,眼下這個問題需要他這個左布政使來拿主意,要麽就裝不知道,反正花的是朝廷的錢,又不是他鄺奕和的家底子。

但鄺奕和今年才多大?

四十出頭啊。

作為洪武三十年的進士出身,鄺奕和可是正好經歷了兩帝更替的時期,他還沒來得及在翰林院完成傳統文化的深造,就經歷了那場批孔倒儒的風波。

緊跟著下放四川,一步步,讀著《建文大典》、《建文皇帝語錄合集》坐到如今這個位置上,鄺奕和是懂朱允炆這個皇帝的。

皇帝這次對退耕的批示,就是遷民轉產,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養一群懶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