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3/3頁)

這種事情上,郁新算是罕見的跟楊士奇政見合一,誰讓他分管的幾個部門都是硬性指標最高的財政一塊,不搞攤派,光在南京城裏喊口號那鐵定是不行的。

“廣東和福建的歲入,必須每年達到一成以上!”

郁新也是敢開口,一張嘴就定了一個超高的經濟拉升指標:“這兩個省的商貿一年比一年繁榮,地方得過且過的也不細查,多少豪商漏稅避稅,沒什麽好說的,簽軍令狀,但有懈怠就地革職。”

皇帝給他們內閣壓力,他們就要給地方壓力。

全面強化監督機制,落實責任到人問責機制,這就是朱允炆給內閣制定五年計劃的核心思想。

你們文官集團不是喜歡抱團成氣,動不動鬥這個鬥那個,沒事再搞搞黨爭嗎?

現在逼著你們內鬥去。

這時候還管哪門子的派系不派系,連黨魁都踩在懸崖邊,行將不錯就會粉身碎骨,誰還有那個精力保護自己的黨羽?

把總體任務指標攤派到各省,誰要是完不成,誰就滾蛋吧。

“如此攤派,地方的壓力也不小啊。”

看著各部部堂主官紛紛開始計算如何給各省分擔壓力,景清咽了口唾沫。

他的都察院將來五年可是有的忙了,畢竟負責監督五年計劃落實的就是都察院。

“難嗎?”

楊士奇聞言不置可否:“事在人為,只要地方能鉚足勁,舍得把平素裏喝酒納小妾的精力放在公事上,這份五年計劃也就不難了。”

地方的主官天天過得可比皇帝還瀟灑,尤其是知府這種不上不下的中層幹部。

說是承上啟下,但整天屁事沒有。

小事各縣分管,大事上報蕃台。

“一個大目標拆分下去,那就成了各省的小目標。”

楊士奇張嘴道:“通政司下一期的刊報,標題就是:先完成一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