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2/3頁)

歷史上的孝陵是永樂三年竣工,如果算上如東陵的伴建陵寢整體化竣工,還要好幾年。幸虧在這個時空沒有打靖難,朝廷的精力可以穩定的用在國內各處工事上,才保證了各項工作的穩定展開。

因此魏均的打算便是先花大價錢把最耗時間的孝陵以及船運造出來,後面每年開的預算拿去修路築堤。

這第一年的兩千萬兩,算是工部的最低預算了。

夏元吉氣的跳腳罵娘,朱允炆則在惡趣味的想,夏元吉是不是被崇禎魂穿了?

要不然為什麽每一次花錢的時候,他都像個潑婦一般。

工部也是敢開口,一張嘴,就是崇禎朝好幾年的歲入。

魏均也不吭,任由夏元吉把他噴的一臉唾沫,最後等後者罵累了,就滾刀肉一般伸出自己的手。

你罵歸罵,給錢吧。

“這錢,戶部出了。”

夏元吉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的話,紅著眼盯住魏均:“老夫會自戶部往工部加派十名度支郎,工部每一筆開支采購,都必須由我戶部度支全程參與,但凡有一兩銀子對不上數,魏部堂可別怪老夫參你一個瀆墨公款的罪過!”

呵,完不成五年計劃,還用的著你彈劾?

戶部跟工部吵完架,緊跟著就是跟禮部吵、跟三法司吵。

沒辦法,誰讓後幾個部門前些年都沒有什麽開支,而今年也都敢一個個蹦出來伸手要錢了。

禮部尚書王謙也沒轍,本來五年計劃裏就沒想過能有禮部什麽事,但是現在不行啊,現在朱允炆這個皇帝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清查宗教的任務,他們禮部需要在地方借調人手啊。

沒有公款支持,就靠著清水衙門府庫裏那幾萬兩留來下崽的存銀夠幹什麽的?

“維喆也不用如此動怒,我們禮部清查宗教,抄出來的田畝、香火錢不還是要充國庫的嘛。”

王謙腆著臉笑:“就五十萬兩,就五十萬兩而已,比起前面那些動輒上千萬的開支,你手指露個縫也不只這個數了。”

夏元吉冷哼一聲,又看向三法司:“老夫真是不太明白,三法司中刑部要宣講律法,刊印五萬冊大明律,用錢也就罷了,怎麽大理寺復核個案件、都察院審察一下各省的按察使司衙門,都需要幾十萬兩銀子了?

這錢難不成都是天上掉下來,大風刮過來的嗎!”

三法司才不怵夏元吉呢,現在這個節骨眼,預算寧願要多也不能要少,不然到時候工作不能完成,那可是要滾回家種地的。

如果不是怕戶部吃不消,他們都恨不得一口氣要夠未來五年的預算,從根子上保證他們各自衙門的公務能夠最大化的完成任務指標。

“好了。”

眼看著夏元吉有像跑菜市場還價的趨勢,朱允炆果斷開口打斷:“小錢林林總總也就那個數,多個幾萬兩少個幾萬兩的不礙事,戶部要為各部做好後勤服務工作,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不要在這種事情上過多糾纏了。”

皇帝什麽時候能會過日子啊。

夏元吉搖頭嘆氣,一副為難樣子的拱拱手:“臣聽憑上意。”

面上是一臉死灰,內心卻是笑開了花。

他這連蹦帶罵的其實也就是做個姿態,‘嚇一嚇’那些同僚罷了,實際上今年的歲入在這裏放著,能花出去多少,他這心裏是有一條紅線的。

現在中樞各部加在一起的總數,距離他心中的紅線,可還有將近一千萬兩呢。

哈哈哈哈。

要不是身處金殿之內,夏元吉都恨不得抱著郁新親上幾口,喊上一嗓子。

“熬了幾年的赤字,今年戶部總算是站起來了!”

今年兜裏閑了那麽多錢,要不要贊助皇帝一萬兩,給三大殿換批地磚,順道給盤龍柱鍍層金箔?

不行不行,這樣實在是太飄了,還是贊助五百兩給皇帝翻修個茅房吧。

朱允炆瞥了夏元吉一眼,輕輕搖了搖頭,而後正色道:“既然各部的預算也都定了,大家也都沒有什麽異議,那朕跟內閣就直接批了,大家也好盡快落實,抓緊推行各自的計劃指標去吧。”

所有人都美滋滋的起身謝恩,而後拿起朱允炆一道道批紅的奏本魚貫離開謹身殿,接下來,他們就該去文華殿開小會,商量具體的工作落實了。

中央的大目標現在是定了下來,也鐵定不可能再做更改,那麽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貫徹下去。

用皇帝的話說,那就是培養各省主官全國一盤棋的大局意識。

“攤派,必須攤派!”

在這種事情上,楊士奇一拍桌子就算定下了基調。

“各部連同三法司派駐人手到各省的布政使司衙門駐省監督,各省主官向內閣簽署軍令狀,完不成的就地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