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攻防轉換(第2/3頁)

雙方鏖戰一日,最終日軍敗走江華彎。

之後日軍又幾番想偷襲明軍的運糧船,因為明軍也沒法控制這裏,但是明軍有一個日軍沒有的優勢,就是錦衣衛,這錦衣衛本來就有這一套非常成熟的情報體系,只不過以前是對內,如今是對外。

在情報方面,真的是全面碾壓。

日軍都還沒有出城,只是在準備的過程中,這情報就已經傳到明軍那邊去了。

只要日軍出動軍隊偷襲,就一定會被明軍的騎兵團收割人頭。

這種野外遭遇戰,那是真心沒得打。

日軍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明軍將糧草運送到城門前。

不過日軍當下的目的就是要以戰逼和,其實日軍將士也不傻,就明軍展現出來實力,吞掉大明,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尤其是小西行長,他心裏可是清楚的很,打到現在,明軍的水師都還未露面,而自己的水師面對朝鮮的水師都還沒有取得絲毫優勢。

待明軍水師過來,那還怎麽打?

但他也沒有辦法,他不能慫,如果慫的話,那豐臣秀吉可就成為了笑話,豐臣秀吉對他可是有知遇之恩。

如今戰爭主要是集中在江原道,也就是明軍的左翼,原本加藤清正是堅持先消滅努爾哈赤的女真軍團,但眼看漢陽撐不了多久,沒有辦法,只能全力擊退明軍主力。

日軍集中第二第五第六三個軍團的兵力妄圖撕破明軍的左翼,從而進攻平壤,令明軍首尾難顧。

而明軍在左翼是防守為主,畢竟這兵力有限,無力進軍江原道,但好在有努爾哈赤的建州軍在日軍後方機動作戰,江原道的日軍,想要包夾明軍,但卻令自己陷入兩線作戰。

可見加藤清正的建議其實也沒錯,若是不先擋住努爾哈赤的建州軍,想要襲擊明軍後方是非常難的。

好在他們兵力是有絕對優勢得,即便是兩線作戰,也是打得有來有回。

努爾哈赤原本不想在朝鮮損失太多兵馬,但如今他也得認真面對,因為他也發現,日軍可也不是白給的。

然而,就在這焦灼的時刻,萬歷的聖旨突然抵達前線。

這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

明軍頓時是士氣高昂。

真心就沒有人念家!

這都還沒有打完,額外賞金就已經到位,這打完之後,那得賞多少,況且明軍將士知道咱們都還沒有使全力,而且打到如今,後勤一直都非常給力,誰願意離開。

而與此同時,朝鮮義軍方面也得到極大的鼓舞。

朱翊鏐已經安排船只,給一些靠近海岸的朝鮮義軍,以及朝鮮水師送一些物資和糧食。

義軍瘋狂在後面破壞日軍的後勤,而日軍主力又壓在前線,導致後勤開始顯得非常乏力,造成江原道的日軍是非常迫切的想取得勝利,結果忙中出錯,被吳惟忠、李如梅、努爾哈赤抓住機會,連續打了個防守反擊,一舉占據江原道鐵原郡等幾個重鎮。

而日軍只能被迫撤到臨近京畿地的春川,如今變成江原道的日軍是在掩護漢陽的右翼,同時他們也傳信漢陽,這邊補給已經難以維持三個軍團主力。

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要往後撤。

而漢陽這邊雖然是堅如磐石,迫使明軍只能放棄攻城的想法。

方逢時、吳惟忠都認為強攻漢陽太大了,不管是對朝鮮,還是對明軍而言,他們只是圍而不攻,就看誰耗得起唄。

小西行長與黑田長政就覺得守在這裏也沒有太多意義,他們也出不去,出門就被打。

不過小西行長到底是一個商人,撤退也得撈一點好處,於是他又寫了一封信給方逢時。

小西行長在信上是責怪大明和朝鮮,表示這場戰爭皆因你們而起,你們不是正義的,就是因為你們大明沒有一視同仁,區別對待朝鮮和我們日本。

我們日本也在大明朝貢體系之內,但是大明的商品都得先經過朝鮮,才能夠抵達日本,朝鮮還屢屢借著貿易的優勢壓榨我們日本,逼得我主出兵朝鮮。

這看似責罵,其實是在撒嬌。

我們都是你兒子,你卻偏愛一個,難道我就不是親生的嗎?

這我當然有脾氣啊!

其實他說得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明朝一度禁海,即便後來隆慶開關,月港離日本到底太遠了,而朝鮮與大明陸地相連,明朝禁海,朝鮮是占了大便宜,他們想盡辦法從大明國內換取貨物,然後賣給日本、弗朗機。

可日本認為,就朝鮮那德行,他憑什麽得到這麽多好處?

他哪一點比我強。

小西行長的意思就是要日本取代朝鮮的朝貢地位。

這封信倒是令方逢時有些吃不住,我堂堂大統帥,你小子竟然跑來跟我撒嬌,這尼瑪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