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距離封丘五十裏外的陽武袁軍之中, 卻是另一番景象。

這夜袁紹摟著小妾馮氏睡下,酣夢之中被突然吵醒。

“主公,烏巢出事兒了!”

袁紹披衣而起, 拖著房事後有些虛軟的身子,往大帳中而去。

烏巢逃出來的士卒正倉皇講述著:“那些曹賊的兵, 也不知從哪裏得到的信息,竟都用得咱們的旗號。他們從小道來的, 遇到盤問的, 就說是主公派兵增加守備。等到四下裏火起,什麽都晚了。我們一隊使者拼死出來報信, 最後只活了我一個……”他顫聲道:“請主公速速派兵,否則烏巢糧草保不住了!”

袁紹強忍困倦, 不去看沮授的目光——因為當初沮授曾建議多派一隊人馬,佐助淳於瓊在烏巢輸送糧草,防備曹軍攻擊, 但沒有被他采納。

底下眾將領已是紛紛開口, 將軍張郃等人力主增兵烏巢,保住糧草;而謀士郭圖等人則力薦趁曹操大營空虛,直接出動主力滅其後方, 根本上解決曹操。

袁紹聽得一個腦袋兩個大,他手下人才濟濟,就是這點不好, 什麽事兒都能分成至少兩派,各有各的道理, 誰都說服不了誰。

他打個呵欠,伸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吵得熱火朝天的眾人靜一靜。

“你說烏巢已是四下火起?”袁紹問道。

那士卒點頭, 倉皇道:“四下裏都起了火,曹賊定然是攜帶柴火上來的,到處縱火。恐怕要有七八千人。”

袁紹暗忖,糧草之地,又是夏末時節,一旦起火,對方打定了注意,那是很難再救回來了。更何況,從這使者前來,再到派兵過去,恐怕是要撲個空的。曹操本來兵馬就少,又分了七八千往烏巢去,大營空虛,若是能攻占官渡,折損了烏巢也不算什麽。

袁紹便道:“分少些兵馬去烏巢再探情況,幫淳於瓊抵禦曹賊。張郃、高覽領大軍,直襲曹營!”

他近來很是相信張郃的能力。

張郃原是冀州人,當初征討黃巾軍有功,做了韓馥的部屬,後來就效力於袁紹。去歲攻打公孫瓚,張郃居功甚偉,做了寧國中郎將。

這等重要的作戰,應該是主將親自帶隊,才能最大程度鼓舞士氣,便如曹操都是親自領兵一般。但事發突然,袁紹此時又覺體力不支,因此交給底下將軍去。交給底下將軍帶兵也就罷了,但張郃等人明明是力主去守護烏巢的,袁紹卻偏偏要派他們去執行攻打曹營的任務。近十萬大軍,在這等安排下,恐怕也只能發揮出三五成的實力,與只有三萬兵馬、但事必親躬的曹操相比,還真難說誰能占得上風。

烏巢火光一起,等候在封丘的淳於陽便率領兩萬大軍前去,在一旁等候輸送糧草。

而袁紹采納了攻擊曹操大營的方案,只派了輕兵去救淳於瓊。烏巢最終徹底失守,曹軍拼死作戰,大破袁軍,領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都在激戰中被殺死。

此時淳於陽已經領兵趕到,四處滅火,搶救搬運糧食。

而曹操見將領樂進綁了淳於瓊來到自己跟前,分明是故人模樣,卻已被割去了鼻子。

曹操與淳於瓊,當初同為西園八校尉,也是常跟隨在袁紹身邊的,此時一見,不禁驚痛,嘆道:“怎麽弄成這個樣子?”

淳於瓊也嘆道:“這些都是天意,你問我,我又去問誰?”他在此之前,也參與了顏良、文醜那幾次戰役,都是失敗的,只是他僥幸保住了性命,但是志氣已經被消磨了。

曹操念及舊情,有些心軟,流露出不忍之色,讓樂進給淳於瓊松綁。

許攸在旁見了,冷不丁道:“將軍三思,日後此人照鏡子,見到自己鼻子沒了,絕不會忘了今日之恨。”這淳於瓊在袁紹帳中,便是與許攸唱反調的行家。

曹操理智回籠,又想到兩三裏外搬運糧草的淳於陽,那是淳於瓊的兒子,又是天子信臣,若讓淳於瓊沒了鼻子還活下去,日後不只是淳於瓊恨他,恐怕連淳於陽也要恨他。權衡利弊之下,曹操沖樂進做個手勢,自己掩面不再看。

樂進便推走淳於瓊,尋無人處將他斬首,只做是亂軍之中死了的。

與此同時,張郃、高覽領七八萬大軍,與留守官渡大營的曹軍和馬超戰得正酣。

張郃、高覽與敵軍一交手,便覺情況不對,一來曹營中不該還有這麽多人馬;二來這曹營中怎麽多了許多高鼻深目的士卒,渾然不是中原人。張郃與高覽察覺情形不對,久攻不下,反倒還要落了下風,好在多年征戰頗有經驗,且打且退,總算折損人馬不多。

袁紹帳中謀士郭圖,便是堅持要派兵攻打曹操大營的,此時收到消息,生怕袁紹怪罪,便誣陷道:“主公,昨夜張郃等人說要去防守烏巢,結果被派去攻打曹營,因此不肯盡心,聽說他們回來之後,還出言不遜,嘲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