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什麽叫國際範啊!(第3/3頁)

不過,這不是采訪的重點,呂超接著問道,“李導,張韋平說《金陵十三釵》是一部國際化的電影,稱之為多國聯軍組成的電影,而且米粒堅小混混經過蛻變,變成了救世主的影響,符合米粒堅的個人英雄主義,難道奧斯卡也不會接受嗎?”

多國聯軍……

這特麽是多傻逼才能說出這種話,天天標榜國際化,好像這樣就能真正走上國際一樣。

技術部分是米粒堅國人,特效部分是英吉利人,視覺部分是霓虹人,服裝是香江人,演員是華國人、霓虹人、米粒堅人,近半數對白是外語。

好家夥,就差導演不是外國人了。

不斷強調外國人的重要性,忽視華國人的作用,真當現在還是幾年前,盲目崇拜外國人呢。

有些難聽的話,李謙不想去說出來,從頭到尾都是張韋平到處找存在感,張一謀沒有說什麽,對他李謙還是有基本的尊重的。

想了想,李謙只是委婉地說道,“《金陵十三釵》其實不管是主題還是立場,都不符合奧斯卡的喜好,電影裏講的是華國人和霓虹人的戰爭,跟米粒堅人沒有關系,不是你塞一個米粒堅的主角進來就能解決的,就算……”

差點把跪舔給說出來了,李謙輕咳一聲,接著說道,“就算這麽做,他們也不會接受,因為歷史上他們就沒有怎麽參與過我們兩國之間的戰爭。”

技術層面不夠,話題人家也不關心,立場更不用說了……

說完,李謙實在是忍不住想罵張韋平兩句,又補充道。

“張韋平以一個外行人的身份,用多國部隊、國際化這樣的詞語,去形容一部描繪中華民族苦難的電影,他已經不配作為一名電影人了,這麽多天的所作所為,是對這部電影最大的侮辱,侮辱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也侮辱了張一謀導演。”

直接罵上了……

呂超咂舌不已,不過也不用煽風點火了,有這句話都夠了,而且專訪的時間也不多了。

他接著問道,“可是《辛德勒的名單》同樣不是米粒堅人參加的戰爭,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

李謙搖搖頭,“想想這部電影的內容就知道了。”

開國際玩笑,那是猶太人,好萊塢都被猶太人掌控著。

專訪時間並不長,臨近結束,呂超又問了李謙有沒有沖奧的想法。

“準確地說,不能用沖奧這個詞,你要沖擊某樣成就的時候,就要專門往那個方向走,可是我不會專門去拍一部電影,去迎合他們的口味,我就是個俗氣的商業電影導演,拍觀眾喜歡的電影的導演而已。”李謙笑道。

該說的都說了,看著時間也差不多了,李謙叫停了采訪。

“今天就到這吧,呂記者辛苦了。”

呂超連忙道,“謝謝李導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專訪,其實我一直是您的偶像,不管是電影,還是電影傳達出來的情感、人文關懷,我都覺得您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導演。”

李謙笑道,“謝謝,我只是拍觀眾喜歡的電影罷了,這說明大部分觀眾還是喜歡積極向上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