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碾壓局(第3/3頁)

不過,看別人在這做閱讀理解,也是挺有趣的,甚至李謙有時候看著這些影評,也會去思考。

一看就是一個小時,看完逗瓣看時光。

兩個網站的評分也相當地高,逗瓣達到了8.3分,時光更是高達8.6分,這在國產電影裏是十分罕見的了。

李謙看的津津有味,旁邊佟莉雅卻感覺有些無聊了。

“你怎麽看的這麽有勁啊?”

李謙笑道,“多看些觀眾和影評人的看法,也能知道他們看完電影的感受,路演的時候、訪談的時候,面對觀眾和主持人的問題,也能用的上。”

“……你這是抄別人的影評啊。”

佟莉雅大為驚奇,一個導演,應該是對自己的電影最了解的,反而還要借鑒其他人的看法,實在讓她難以理解。

“這怎麽能叫抄呢!”

李謙義正言辭地道,“這些都是他們根據我的電影寫出來的文章,拿來用用而已,魯迅那些著作現在都被課本給加上了一大堆注釋,難道魯迅本人連用那些注釋的權利都沒有嗎。”

“這關魯迅什麽事。”

“打個比方嘛,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

看了一個小時,時間也差不多了,李謙便關掉電腦,吃了個早飯,繼續踏上了宣傳之旅。

……

靠著李謙的名氣,以及科幻片的名頭,和之前的宣傳,《月球》徹底點燃了賀歲档電影市場。

而這只是開始而已,上映一整天之後,全網一片叫好,隨處可見關於電影的討論,也讓還在觀望的觀眾們心癢難耐,紛紛走進電影院。

接下來的28號周五,《月球》單日拿到1670萬票房,再次刷新了李謙個人單日票房的最好成績。

29號周六,第一個休息日,隨著口碑徹底傳開,媒體、觀眾、影評人三方口碑爆紅,以及光羨再次投入了100個膠片拷貝,票房第一次突破兩千萬大關。

2090萬!

單日票房突破兩千萬大關!

不斷突破的票房讓整個電影行業都側目不已,即便首日1480萬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語氣,但是就算如此,也沒有想過,竟然單日能沖突2000萬大關。

媒體們也高潮了,各種各樣的贊譽都按在《月球》的頭上。

電影在網絡上的熱度也越來越高,但凡有點流量的網站、論壇,隨處可見關於電影的討論。

而同期的其他電影,也難免淪為了炮灰。

11月20號上映的《桃花運》,既首周拿到1500萬之後,第二周隨著《月球》的上映,票房驟降至600萬。

這都不能算是跳水了,跳崖都比這慘。

這可是有葛憂主演的賀歲片,而且其他演員也都小有名氣。

馬小剛去年《集結號》上映之後說過,內地唯一一個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的就是葛憂,說這次沒有和葛憂合作,心裏有些忐忑,但是最終還是讓觀眾滿意了。

雖然有自吹自擂的意思,他馬小剛離了葛憂,照樣票房大賣,而且還比以往任何一部電影票房都高。

多少也有些道理,內地非要找一個有號召力的演員,也只有葛憂了。

不過,這次這部愛情喜劇《桃花運》,卻沒有撐起來。

21號上映的《證人》,第一周500萬之後,第二周也只拿到了300萬票房,估計也就是一千萬出頭的票房了。

而比《月球》早一天上映的《愛情呼叫轉移2》,則就更慘了,之前兩部電影好歹第一個星期還賣了點錢,沒有一開始就撞上。

26號周三首日300萬之後,27號《月球》上映當天,只剩190萬,不升反跌。

之後的周末,210萬、260萬,220萬,這就是這部全明星陣容的續集交出來的成績。

五天1180萬,實在是對不起那個全明星的陣容。

而28號上映的《硬漢》雖然有劉業、孫宏磊兩大男星出演,不過直接面臨《月球》的沖擊,首日甚至不到百萬。

周五80,周六110萬,周日90萬,首周末三天280萬。

《月球》獨占70%排片,而且占據了絕多數黃金地段的排片,留給其他電影只剩下一些殘羹剩菜了。

完全就是碾壓局!

星期一的早晨,李謙看著過去一周的詳細票房數據,也是感慨不已。

享受了一把大導演的待遇,感覺就是不一樣。

什麽後來居上的反超,口碑爆紅之後的逆襲,哪有這種從頭至尾的碾壓感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