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碾壓局(第2/3頁)

這一場票房盛宴,當然也少不了媒體的推波助瀾了,到了上午的時候,《月球》首日票房的信息已經在娛樂版面刷屏了。

“賀歲档全面爆發,李謙新片《月球》首日轟下1480萬票房,創造年度第二好的首日成績!”

“3000萬成本拍出的科幻大片,《月球》上映首日獨攬1480萬票房!”

“28日淩晨零點,《月球》正式國內公映,國內這時正值深秋,天氣漸涼,但是《月球》的上映卻讓全國電影市場急速升溫,不少影迷大半夜跑去看片。最終統計下來,該片的零點場票房高達270萬。

天亮以後,《月球》繼續發酵,各大城市不少影院白天場的上座率紛紛突破50%%,下午5點之後,晚上黃金時段的電影票幾乎銷售殆盡,一票難求。

截至28日晚24點,根據全國主流院線的粗略統計,該片首日票房約為1480萬(不含零點場),這個首日數據,也殺進了華語電影影史首日票房前五名!”

“嫦娥尚且還有人想她,真正的孤獨是別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一直以為你在他們之中。直達心靈的孤寂,造就了《月球》的票房神話!”

“沒有絢麗的特效,沒有震撼眼球的星戰機甲,《月球》作為科幻片,場面稍顯寒酸,但是娓娓道來的故事卻更能戳動人心,李謙用這部電影告訴國內的電影人,小成本也能拍科幻片,為華語電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開始有了涼意的深秋並沒有阻止觀眾的熱情,《月球》橫掃賀歲档!”

“24歲第二部電影首日票房1480萬,李謙為觀眾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從《生死頻率》的首日360萬,到《月球》首日1480萬,李謙用兩部電影證明了,什麽是真正的天才!”

……

每次一有票房大賣的片子,就是媒體的狂歡,對於《月球》的好成績,媒體自然毫不吝嗇那不值錢的贊譽。

而上映了一整天之後,網上和電影相關的網站、論壇、貼吧,也基本上被《月球》給刷屏了。

對於新世紀以來,國內第一部科幻電影,還是如此精彩的一部電影,網上隨處可見觀眾們熱鬧的議論聲。

李謙早上起來就翻了翻各個論壇和網站,除了清一色的牛逼、太好感了這種類似的評價之外,還有很多網友在爭論電影中的劇情。

而專業影評人的影評也陸陸續續地出爐了,他們對《月球》這部商業電影同樣是贊譽有加,而且影評裏都在發掘更深層次的東西。

“《月球》——高科技時代人性的迷失,電影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世界。在那裏,科技的高速發展讓人類能夠登上月球開采稀有能源,解決地球上的能源危機,但是人類在滿足自身能源需求和追求高科技發展帶來的利益的同時,卻被貪戀的欲望蒙藏了雙眼,喪失了人性和道德……”

“很久沒有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電影了,看完《月球》之後,不禁對裏面克隆人的遭遇唏噓不已,當前面幾個克隆人但內心歡愉地鉆進了他們心中的那個休眠倉,焚化過程只有那麽幾秒,他們沒有一絲痛苦。

在他們最後的記憶裏,是自己閉上眼睛,期待著與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團聚,他們巴不得時間飛到三天之後,是他們已經回到地球的那一天,那個時候,他們可以看看球賽,與妻子相擁在午後,抱著自己的女兒逛公園,或者去海邊旅遊。

他們一點兒都不痛苦,因為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真正痛苦的是5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到頭了,他知道自己是個克隆人,他知道無論是妻子還是女兒,都不屬於他,從來也沒屬於過他。

他知道公司不會把他送回地球,他知道那個休眠倉其實是個焚化爐,他知道和自己長得一樣的1-4號克隆人已經化成了灰,他知道地下室的幾百個甚至上千個自己還要重復自己這個可悲的命運,他知道自己腦中的愛戀都是假的,連痛苦都是假的,但是,卻那麽真切。

我從前認為,不管真相如何痛苦難以接受,自己都會選擇知道,而非無知幸福的活下去。

但是,現在,我忽然就想明白了,有的時候,痛苦會大到一個人承受不了的時候,哪怕這個人再強,他也會希望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有時候無知者的滿足也未嘗不好。”

從各個角度分析電影、表達自己觀感的影評層出不窮,底下也不斷地有觀眾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類似這篇關於清醒的痛苦,和無知的幸福的討論,以及真到了那一天,該如何對待克隆人,該不該把克隆人當成一件隨意可以丟棄的工具,都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

自己拍的電影,自己有足夠的了解,《月球》能引起哪些話題,大多數也都在醫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