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也不舉?(第2/4頁)

抵達皇城,李珣並未去政事堂,而是直接去的永寧殿,結果皇帝不願見人。

賈公公為難道:“殿下還是回吧,陛下……還氣著。”

李珣默了默,自顧跪到大殿門口,朗聲道:“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詩雲:‘人而無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注】出自《說苑》

“吏部尚書郭戎無視大陳律法,賣官鬻爵中飽私囊,動我國之根本。臣懇請陛下徹查,以肅朝綱!”

大殿裏的皇帝聽到這番犀利言辭氣得發抖,突聽“砰”的一聲,杯盞碎裂的聲音傳到外頭,賈公公頭痛地走了進去。

李珣跪直身子,厲聲重復,“吏部尚書郭戎無視大陳律法,賣官鬻爵中飽私囊,動我國之根本。臣懇請陛下徹查,以肅朝綱!”

裏頭傳來皇帝暴跳如雷的聲音,“李珣你休要逼朕!”

李珣凜然道:“臣有罪,當年先帝血書托孤,命臣救駕輔佐,臣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而今朝中養出蛀蟲,乃臣之失職。吏部尚書郭戎本是陛下親舅,臣卻逼陛下大義滅親,實在可憎。臣上對不住先帝,下對不住黎民百姓,擔不起這份血書囑托!”

“你休要拿血書壓朕!”

“陛下!就算今日臣擔了罵名,也得懇請陛下徹查郭尚書,平民怨,肅朝綱!”

大殿裏沒了聲音,李珣手捧血書跪在門口,背脊挺得筆直。

外頭風雪恣意,跪在門口的內侍們冷得瑟瑟發抖,李珣卻渾然不覺。

哪怕他跪著,脊梁骨也不會彎曲,如青松勁竹,傲然挺立。

政事堂那邊的宰相們聽到消息,紛紛過來探情況。

見李珣手捧血書跪在永寧殿門口,陸續走到他身後跪下,姜閣老肅穆道:“臣姜溫,懇請陛下徹查吏部尚書郭戎,以肅朝綱!”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消息散發出去,越來越多的朝臣從辦公場所趕過來,紛紛跪到門口請求皇帝徹查郭戎,以肅朝綱。

眼見場合鬧得越來越大,賈公公急得團團轉。

皇帝氣不過跟他們杠上了,賈公公沒辦法,悄悄命人去請示太皇太後。

殊不知她正沖郭太後發火,指著她厲聲道:“你兄妹二人有今天,自作孽不可活!”

郭太後哭道:“阿娘!我和兄長已然知道錯了,您一定要救救我們啊,若郭家被晉王鏟除,那整個朝堂便無人能與他抗衡了!”

“你閉嘴!我養著你們兄妹有何用?!盡給皇帝添堵的東西,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活該被李珣拿捏。”

“阿娘……”

“給我滾下去,別礙我的眼!”

許嬤嬤怕把太皇太後氣得又像上回那樣,忙打圓場勸道:“娘娘先請回吧,讓老祖宗慢慢想法子,急也沒用。”

郭太後欲言又止。

許嬤嬤沖她使眼色,做了個請的手勢,她只得退下了。

太皇太後氣得臉色發白,感覺胸口很不舒服。

許嬤嬤忙替她順氣,她隔了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恨恨道:“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氣死我了!”

許嬤嬤道:“老祖宗莫要動怒,身子要緊。”

太皇太後:“我總有一天會被他們氣死。”

許嬤嬤壓低聲音道:“老祖宗丟了郭太後這顆棋,還有江都那顆呢。”

太皇太後看著她,面色稍稍好了些。

不一會兒永寧殿那邊的內侍過來傳遞消息,她的火氣一下子就冒了出來,憤憤道:“那群老東西,要跪就讓他們跪!”

內侍為難道:“可是賈總管說晉王手捧血書求聖上徹查郭尚書,若事情傳了出去,實在有損聖上清譽,還請老祖宗想法子把這事圓下來。”

太皇太後似沒聽清,追問道:“你方才說什麽?”

內侍又重復了一遍,太皇太後震怒道:“李珣無恥小兒!”

許嬤嬤忙安撫道:“老祖宗息怒,身子要緊。”

太皇太後怒極反笑,恨聲道:“好一個李蘭生,拿著先帝的托孤血書來欺負孤兒寡母了,真叫人可憎!”

許嬤嬤重重地嘆了口氣,“那血書乃雙刃劍,兩頭都有刃,上能抑皇室,下能制晉王。老祖宗得想法子把事情圓下來,若不然陛下定會落一個徇私枉法的名聲,史書上記一筆就難看了。”

太皇太後沒有說話。

許嬤嬤朝內侍做了個手勢,他匆匆退下了。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太皇太後捏了捏眉心,心裏頭不知是何滋味。

許嬤嬤替她揉太陽穴,她恨恨道:“你說李珣怎麽就不是我親生的呢?”

許嬤嬤:“……”

太皇太後不痛快道:“此人真是深得武帝真傳,父子倆玩弄權術爐火純青。我現在失悔不已,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留他活口,放任他在昭妃手裏苟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