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五年十二月 3(第5/6頁)

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獨特技能只要有神聖劍一種就夠了。MMO裏邊,能與魔王正面對戰的唯一的勇者是不被需要、更是不應存在的。當然,讓玩家之間出現明顯的戰力差異並沒有好處——這種理由也是建立在公平的規則之下才有意義的。

而他卻把“二刀流”,恐怕還有其他的幾個獨特技能給予了玩家。這種超越了規則的力量會促進力量差距的發展,讓世界的發展偏離他所執導的劇本,這種事他應該也是明白的。事實上,我在跟希茲克利夫打賭讓亞絲娜退出公會的那次決鬥裏,如果沒有“二刀流”這個技能的話,那家夥也無需使用超級輔助就能取得勝利。而如果沒有體會過那一刻的違和感的話,我就根本不會在七十五層時覺察到希茲克利夫的真面目。正是因為給予了我獨特技能,他想象的世界——故事才會在原本的四分之三的地方迎來最終一幕。

ALO世界裏,在少有地握起兩把劍的時候,我總是不由得分出一份心神去思考。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而同時我也感到少許的罪惡感。當然,在七十五層打倒了希茲克利夫——這件事我絕對不後悔。如果不在那時把遊戲通關,事件的犧牲者總數必然會增加。而且其中可能包括我最重要的人們,甚至還可能是我自己。

但無論如何,我都無法抑止這種想法。那種結局真的圓滿了嗎?我們不是應該登上艾恩葛朗特的最後一層,然後在那裏跟魔王希茲克利夫交戰的嗎?不,並不是“應該如此”,只是我想要這麽做,也就是我的任性而已。那是最糟糕的自我主義。所以,不管在什麽情況下,我都對在Alfheim裏裝備兩把刀這件事帶有抗拒心。

——雖說如此,至少這個世界裏並不存在獨特技能。聰明的新運營者們,投入大量人力測試了天文數字般的劍技,把有著怪異條件的幾個——傳聞似乎是十個——技能從系統中刪除掉了。

所以我已經再也用不出原來的二刀流劍技,“Double Circular【雙重扇形斬】”跟“Star Burst Stream【星爆氣流斬】”之類的招式了。但我卻能不依靠系統輔助百分之九十九地再現那些招式,在對人·對怪物戰的實驗裏也證明了其有效性,但遺憾的是現在就算用出來意義也不大。再怎麽說,靠自己重現出來的二刀流劍技並沒附加魔法屬性,對於物理耐性極高的金色牛頭人之類的怪物是不起作用的。

但是,“裝備兩把刀的情況下用單手劍劍技”也有著一種——按莉法的說法就是“在竹刀尖端裝上鉛塊就能讓對方受到百倍的身心重創”的優勢。

*

小龍畢娜的“泡泡吐息【Bubble Braze】”讓金牛的大招出現了瓦解,面對著大約麻痹了一秒鐘的金牛,我從正面,克萊因從右側,莉法從左側,莉茲與西莉卡分別在左右兩側進行蓄力。

“嗚……哦哦!”

發出吼叫,將各自習得的最高級劍技施展而出。克萊因的刀被火焰猛地包裹,莉法的長劍被疾風纏繞並發出閃光,西莉卡的短刀迸發出水的飛沫,莉茲的戰錘放出雷光並發出鳴叫。以及從更後方持續飛來的閃著光澤的冰之箭,精準的擊中牛的鼻頭要害處。

同一時刻,我將被橘紅色光芒包裹的右手劍全力擊出。

從高速五連刺轉為下斬,隨後上挑,再全力揮下。單手劍八連擊劍技“Howling Octave【蜂鳴八度】”。屬性是物理四成,火焰六成。在單手劍中算是相當強的技能。當然,技後硬直——Skill Delay也是很長的。不過。

“…………”

伴隨著無聲的咆吼,我將意識從使出了極限攻擊的右手中抽離。努力去想象——把腦部傳送到AmuSphere的運動命令,一下子被全部截斷的樣子。然後開始傳送下個命令,這次是只集中到左手上去。

右手被輔助系統自動操縱著,釋放出了最後的斬擊。就像要和右手平行似的,左手也動了起來,劍在後方畫了個巨大的圓。刀刃上釋放出了藍色的閃電。

右手劍深深砍進了牛頭人裸露的腹部。本來這時出於Delay,我的虛擬體應該產生硬直。不過,水平發動的左手劍技卻覆蓋了這個Delay。畫一條弧線的水平斬擊,將牛頭人的右腹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