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的金桃

西域贍披國有牧羊人,放羊時,發現少了一只。直到太陽落山,那只羊才慢悠悠地回來,但模樣、毛色及叫聲都發生了某種變化。其他羊都感到很奇怪,牧羊人更是驚訝。

轉天午後,那只羊又鬼鬼祟祟地溜了。

牧羊人悄悄跟在後面。走了很長時間,來到一座大山前,四圍植物茂盛,那只羊一側身,鉆進入一個藤蔓掩映的洞口。

牧羊人隨即也跟了進去。

剛入洞的時候,四周特別黑,牧羊人摸索著行了五六裏,“豁然明朗,花木皆非人間所有”。再看那只羊,正在不遠處吃草,草的樣子不可辨識。牧羊人東張西望,漫步閑逛,突然發現前面金光閃爍,芳香四溢。他快步上前,見是一棵果樹,結的果子呈黃金色。牧羊人摘下一枚,就在這時候,身邊驟然出現一頭怪物,面目猙獰,把果子奪去了。

牧羊人驚慌中返回地面。隨後幾天,他一直惦記著那奇異的果子,覺得吃後也許可成仙得道。過了兩天,牧羊人又順著原路進入那洞穴摘果子,情形跟上次一樣,剛摘下,那怪物就又出現了。這一次,牧羊人有了準備,奔跑中,一口把果子吞入腹中。隨後,讓他想象不到的事發生了:只見他身體暴長,雖然頭鉆出了洞穴,但巨大的軀幹卻塞在穴內……

顯然,這種果子具有使人身體急劇增長的功效。

沒人知道那只不安分的羊是怎麽發現秘密洞穴的,也不知道守護果子的家夥是何方神聖。

說起來,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喜歡的水果。魏晉時,李子最受歡迎。到唐朝,這種水果就失落了。除皇室姓李不可能再叫大家狂吃外(一如禁止食用鯉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於帝國盛大開放,中外交流頻繁,長安的貴族們又發現了一些更好吃的水果,比如,櫻桃、葡萄、石榴、荔枝……它們有的產於本土,有的則來自域外。

唐朝建立後,把持水果之王位置的一直是櫻桃,所謂“其木多陰,先百果熟,故古人多貴之”。櫻桃宴、品櫻會,各種以櫻桃為主題的聚會宴飲層出不窮。李家皇室專門在大內開辟了櫻桃園,向大臣們賜櫻桃成為皇家的慣例。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恩賜並非摘下來給大臣吃,而是叫大臣們站在櫻桃樹下,用嘴直接去含食枝上的櫻桃。有點意思了。

當時,有宦官叫齊日升,專門研究櫻桃的種植,“養櫻桃至五月中,皮皺如鴻柿不落,其味數倍,人不測其法”。也就是說,到了櫻桃該熟落的季節,仍能通過某種技術使之墜於枝頭,味道比一般的甜美很多倍。至於外地的櫻桃,則以東都洛陽的最佳。當時,詩人們更是以在詩句中嵌入“櫻桃”一詞為時尚。

但到了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冬天,這種情況陡然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唐朝發生了些大事:太上皇李淵去世了;西北作戰的唐軍,在李靖和侯君集的指揮下,擊滅了吐谷渾;朝廷按百姓財產的多少,把全國民眾分成九等。這些事情雖然都不小,但未必是貴族和大臣們最關心的。他們最關心的是:一種傳說已久的神秘水果,在這年冬天終於進入了長安。

十一月,來自中亞地區的康國使團抵達長安,向唐太宗李世民敬獻了一種水果,這就是在唐朝暴得大名的撒馬爾罕的金桃。

撒馬爾罕,康國都城,在今烏茲別克斯坦。當地氣候幹燥,養水果之甘甜。按描述,這種桃子成熟得非常晚,桃肉緊緊黏在桃核上。由於極其甘甜,容易被蟲蛀,所以生長過程中,須有術士持咒,最終才能“大如鵝卵,其色如金”,一如來自仙境。

千年後,一位美國漢學家遺憾地感慨道:“這種水果的滋味又到底如何,我們現在已經無從推測了。”為彌補這種遺憾,他把自己的學術名著取名為《撒馬爾罕的金桃》。這個人就是以研究唐朝舶來品著稱的謝弗。

對於撒馬爾罕的金桃,也有人提出疑問:桃子純熟後以紅為美,所謂金桃未必就是指金黃色的桃子,而是另有深意。在這種疑問下,一些人認為它是西域術士所煉的一種吃後可得永生的神秘水果。

貞觀九年的進獻轟動了整個宮廷,長安的大街小巷也紛紛傳言,說皇室得到了一種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

首次獻桃後,又過了兩年,康國使者再次穿越茫茫沙漠和戈壁來到長安。

這一次,除帶來金桃外,還敬獻了幾株樹苗。太宗皇帝大喜,通過下詔書的形式,令園藝師將樹苗種植在禦園。多年後,晚唐詩僧齊已寫下這樣的詩句:“一聞歸闕下,幾番熟金桃。”(《寄朱拾遺》)

禦園中雖種植了幾株,但在盛唐時代,皇家仍不時地派使者去撒馬爾罕收購金桃。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西行求桃的行動才停止。大亂後,唐朝勢力退出西域。而種植在禦園的金桃樹,也在叛軍攻入長安後奇異地枯死。此後,即使有金桃偶現長安,也是波斯、大食等國的商人順手帶來的,數量就更為稀少了。這期間,也有一些唐朝商人冒險前往撒馬爾罕尋求金桃和樹苗,但最後往往是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