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失蹤的人(第3/3頁)

但徐敬業沒看到這一點,駱賓王也沒看到。

駱賓王是浙江義烏人,現在這個地方是中國最著名的小商品批發地。而駱賓王的一生,在仕途上也著實和小商品一樣不起眼。最關鍵的是,他的格局也不大。這注定了最終的命運。

叛亂很快被平定,六十多歲的駱賓王不知所終,結局成了千古謎團:有人說死於亂軍,有的人說投水自殺,還有人認為跳河自殺未成,幹脆一口氣遊到了安全地帶,最後到杭州靈隱寺出家了……

關於駱賓王在靈隱寺出家這件事,是唐朝另一位詩人宋之問發現的。

宋之問這個人不怎麽樣,因為他有一個著名的段子:宋有外甥劉希夷,曾作《代悲白頭翁》,其中有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大愛,想叫劉希夷把這首詩給自己。劉當然很不情願。宋倒也有手段,立馬叫人用裝土的麻袋把這外甥壓死了。武則天時代,宋之問依附於女皇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後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宋之問被貶廣東。路過杭州時,過靈隱寺,其夜明月高懸,山川秀朗,宋詩人忍不住吟了兩句:“鷲嶺郁苕峣,龍宮鎖寂寥。”但總覺得不滿意,可又不知怎麽改。這時,有老僧說:何不用“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大驚奇。轉天,去拜訪老僧,後者已不見。問寺中人,有知底細的道:“他就是駱賓王啊!”

按其說法,揚州起事失敗後,徐敬業跟駱賓王都脫險了。圍剿者恐武則天怪罪,便隨便抓了兩個人砍頭。不過,也有人說駱賓王渡海去了日本。

徐敬業呢?

高郵戰後,徐敬業帶少數人逃回揚州,欲順流出海避難高麗,抵達海陵時被一個叫王那相的部將襲殺,當時斬首二十五人,有徐敬業的弟弟、家眷、同僚。這二十五顆人頭被飛傳洛陽,呈現在武則天面前。但按另一個記載,人頭裏沒徐敬業。說的是徐曾收養一人,面貌跟自己一模一樣,行至海陵時,王那相叛變,殺的是徐的替身。徐本人則帶著心腹轉向西南,潛行至江西鄱陽湖大孤山。大孤山是鄱陽湖中的小島,千米長,百米高,三面為懸崖。就是在這裏,徐敬業削發為僧,法名住括,和心腹隱藏下來。

按傳說,唐玄宗天寶初年,九十多歲的徐敬業在弟子們的保護下,來到南嶽衡山中的古寺,居住了下來。一個多月後,他突然對寺中眾僧進行懺悔,追憶當年殺人之罪。諸僧感到奇怪,問其究竟,答:“你們知道幾十年前有一個叫徐敬業的人嗎?”

雖然徐敬業志大才疏,但亦做了常人不敢想的事。不以成敗論英雄當是一種歷史美德。雖然他不是人們印象中的英雄。他只是沒有成功而已。可所謂成功,不就是按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度過人生麽?

據說,徐敬業離開大孤山去衡山時,精魂已化為山上之鳥,這種鳥到現在還有,被稱為“乞食鳥”。生活在大孤山上的這種鳥,最善於用翅膀搏擊。千年以來,它們一直在湖面上翺翔,在孤山上築巢,鳥瞰著滄桑變化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