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之死或玄武門之箭(第3/4頁)

現在看看玄武門的位置。

長安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由南而北至最北端是朱雀門,穿過朱雀門是皇城。穿過皇城會看到承天門,再穿過承天門就是皇宮,也就是太極宮。太極宮的後宮門(即北門)名玄武門。太極宮東北角,則是後來更著名的大明宮。大明宮後門(北門)也叫玄武門。世民潛入的是哪一個?最初這不是一個問題。大家都說是太極宮那邊的玄武門。後來,有少數人提出疑問:別忘了,大明宮還有一個玄武門。於是,有些人嘀咕了,說:還真是,那世民潛入的,當是大明宮那邊的吧。

有時真理未必由少數人掌握。

大明宮始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也就是說,那邊的玄武門,直到世民登上帝位後七年,才開始大規模修建。唐高宗時代,皇帝才開始在大明宮起居、辦公。

回到太極宮這邊的玄武門。

李建成和李元吉已騎馬通過,進入了太極宮。

這一天發生的事變被後人命名為“玄武門之變”。所以很多人認為,世民伏兵的地方就在玄武門。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按記載,兩兄弟是騎馬到臨湖殿時才發現事情不對,於是在驚恐中掉轉馬頭。

臨湖殿在哪兒?

太極宮裏有四個小湖:西面三個,東面一個。建成和元吉入宮時,李淵剛剛來到西面的一個小湖,正在那裏泛舟。這臨湖殿,在西面一個小湖的附近,離玄武門不遠。

建成和元吉到底看見了什麽?

當然是騎馬佇立在臨湖殿前的世民。

但這又有什麽呢?這段時間,雙方爭鬥已趨白熱化,在父皇李淵那裏互相告狀,所以按情理來說,看到世民也沒什麽太過驚恐的。

讓他們驚恐的是,他們看到的是身披重甲的世民!

太極宮中多花樹,此時正是盛夏,繁花明艷,在這映襯之下,一身重甲的世民太醒目了!唐朝的這個早晨恐怖到了極點。

世民這個造型,建成和元吉見識過多次了。

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時,世民只有十九歲。但東征西討,無役不與。世民天縱神武,魅力絕世,雖只是少年,但卻駕馭著數不勝數的謀臣悍將,以超強的執行力(李淵當然是決策者)建立了大唐帝國:宋老生、薛舉、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這些隋末的梟雄,一個個都敗在他手下。世民極善騎射,率騎兵沖鋒時,必披重甲,身先士卒,一騎絕塵,沖在最前。

這決然是動人心魄的場景,太酷了。

如果說往日世民的造型讓那哥哥和弟弟嫉妒的話,今天世民這個造型則叫二人心都涼了。建成和元吉都不傻:皇宮禁地,身披戰鬥時穿的重甲,誰人敢這樣?這是要死罪的!而現在,世民的的確確就是這副打扮,這個造型透露的唯一一個消息就是:他要先發制人,動手了。

突如其來的一幕,叫建成和元吉沒法不驚恐萬狀。

據記載,當時世民沖二人喊了句話,具體喊的什麽已不得而知,但不外乎兩個可能:一是:大哥,別走呀!二是:建成、元吉,你們還走得了麽?!

就在世民喊話時,建成已試圖撥轉馬頭,元吉膽子大一些,所乘之馬亦配弓箭,但由於太緊張了,三次張弓不成。世民此時卻冷靜得近乎於冰點。他張弓在手,搭箭即射,一箭穿喉,建成栽於馬下。

世民這一箭,穩、準、狠,都齊了。

他必須一箭把建成撂倒。否則,一旦失手,建成、元吉逃回不遠處的東宮和齊王府,引兵而來就是惡戰了,世民手下雖多良將,但勝算也未可知。最關鍵的是,在皇宮裏襲殺太子,等同於謀反!他必須成功,否則即是死路。所以這一箭沒給建成任何生的機會。

史上稱,射倒建成時,世民身邊並無旁人。種種跡象表明,世民當時要一人射殺建成和元吉。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底氣和把握?《酉陽雜俎》寫到了一點:“高祖少神勇。隋末,嘗以十二人破草賊號‘無端兒’數萬。又,龍門戰,盡一房箭,中八十人。太宗虬須,嘗戲張弓掛矢。好用四羽大笴,長常箭一膚,射洞門闔。”

這段記載,文字不多,但提供了世民極其善射的重要線索。

做父親的李淵箭法就很好了,如上所說,在一次作戰中,他曾射盡了一房箭,擊中八十人。射了一房子箭才幹掉八十人?不是那麽回事兒。這裏的“一房”跟你住的房子沒什麽關系,指的是“一函”,也就是裝箭的匣子。按唐時作戰用箭的裝法,一匣子箭為一百支。李淵能射中八十人,可以說非常不錯了。

至於一臉虬須也就是連鬢胡子的世民,射術更精,平時喜歡用的“四羽大笴,長常箭一膚”。“笴”即箭杆,“膚”則為古時長度單位,四指寬為一膚。也就是說,世民不用平常箭,而用專門為他制作的長杆的超大號四羽雕翎箭。與此同時,他有一張巨弓,長達兩米。而“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極有可能就是帶了這張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