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景教(第2/2頁)

既然大元富有天下,是宗主之國,值此為難之際,這些藩國怎麽也該伸出援手,順帝聽了精神大振,問在場的大臣那個願意出使藩國,畢竟是借兵去的,去的官太小了那也不好看,阿吉剌提出的這個建議,看似挺好,其實明白人都知道,純熟扯淡。

這些藩國名義上奉元朝為正朔,但幾十年都不來往了,血脈親情早就淡的沒了影子,你自己的國家治理不好,關人家屁事?更何況這些年其他的汗國日子也不好過,那都有造反的,不願意被蒙古人統治的,不獨中原一家。

何況國與國之間跟百姓過日子那是一樣,你家日子過好了,我靠得近乎點,沾點便宜,過不好了,來借米,借了你能不能還?我又有什麽好處?畢竟分家了,各過各的了,憑啥要聽你的話?

去了也是白去,何必是爬冰臥雪翻山越嶺的去看人家的冷眼,所以沒一個大臣願意出使藩國,但順帝到了如今也真是沒法子想了,死馬當作活馬醫,才又想起伽璨真來。

伽璨真被冷落了幾年,也是傷心,但順帝畢竟還承認他是大元朝的國師,加上人老心不老,一招就起,聽到借兵,也是心有揣揣,知道事情不會順利,可畢竟他是國師,順帝說話了,難道還能不去?

憂愁之際,找到老朋友訴說苦楚,他這老朋友是意大利人,叫做阿班掃馬,基督教的傳教士,當年也是被馬克吐溫的傳記迷住,知道東方有這麽一個大國,那裏有不少的人信奉景教。

所謂的景教即唐朝時期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裏派,也就是東方亞述教會,起源於敘利亞,是最早進入中原的基督教派,唐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後來逐漸沒落。

元朝開始,大量色目人來到中國,使得中國的景教信徒回升。羅馬天主教教宗尼閣三世命弗朗西士派教士五人到中國傳教,並致信忽必烈,請他善待所遣教士,照顧他們的需要,在他們回羅馬時,派人護送。十幾年後尼閣四世派方濟各會教士孟高維諾率宣教士數人抵達元朝。當時景教在帖八裏的主教,曾一度與當時新興的天主教的教士發生沖突。

景教在羅馬被視為異端,看到景教在大元興盛,阿班掃馬很氣憤,覺得有責任傳播正教,漂洋過海的到了元大都,到了這裏才發現,景教其實發展的並不樂觀。連經文都被修改的七七八八了,景教在中國演化,大量參照佛教。四福音書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稱呼:馬太是明泰法王、路加是盧珈法王、馬可是摩距辭法王、約翰喚成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教士自然叫作“僧”。上帝的稱呼則取敘利亞文Alaha音譯,叫作“皇父阿羅訶”,亦有按照道教規則,以“天尊”稱之。

阿班掃馬很是詫異,盡管景教在西方不被承認,但教義也沒有相差太多,為何變成了這個樣子?於是他開始潛心學習漢文,中原文化,更專研了佛道兩家的典籍,這一研究他立刻就發現了問題,發現了為何天主的福音在中原如此的難以傳播。

那是因為佛道兩教是多神的宗教,善神和惡神在佛道兩教並不是涇渭分明,不像西方的基督教,上帝就是上帝,撒旦就是撒旦,佛道兩教中管理地獄的叫閻王,跟撒旦一樣,但閻王卻是正神,並不是邪惡的,不僅如此,佛道兩教,還告訴你按照他們教你的來,最終能夠成為天使,成為上帝。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

佛道兩教的教義完全超出了阿班掃馬的想象,為此震驚不已。竟然沉迷之中,掃除了以往偏見,在大都一待就是二十年,並成了大興國寺這個景教寺廟的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