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蠱

他們順著密道鉆進去,裏面有一層淺水,但密道的走勢是傾斜向上的,因此沒多久,他們就離開了水,而這時,他們也到達了密道的終點。

密道的終點是一間小型的石室,而且石室一側的墻壁上,有一整面凸起的浮雕,上面雕刻的居然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龍形圖案,只不過這龍的頭部,不知為何破裂了,似乎是人為砸出來的,或者是小型爆破弄出來的,從破裂的頭部,眾人看見了龍頭內部,有一些極其老化的機械構造,而且某些零件,似乎還在運作。

很明顯,是一個機關。

這個機關被浮雕掩蓋,如果浮雕沒有被破壞的話,那麽或許按一下龍的眼珠子,或許撥動一下龍的胡子,就能啟動某些機關,但現在看來,明顯是有人故意破壞了這個機關。

大伯想起那個自動開闔的出入口,不由思忖,莫非就是因為龍頭遭到破壞,所以機關才會不受控制,處於一種持續運轉的狀態?如果真是這樣,那麽之前發現的那個出入口,就會在一定時間內,不斷的打開,然後關閉,知道機關某些零件老化,徹底報廢為止。

那麽是誰破壞了這個龍頭呢?

沒有人知道答案。

眾人面面相覷,接著便開始打探這間石室。

石室是完全密封的,但與神殿被洗劫一空的情形不一樣,這裏難道的,擺放了很多東西。

石室的四面有壁畫,靠墻壁的地方,還有一尊尊大小不一的石墩,約二十厘米左右,石墩大小不一,高低不齊,沿著石壁擺放了一圈,容易讓人聯想道梅花樁一類的東西。

每個石墩上,都放置著東西,而且沒樣東西都不一樣。

有巴掌大的黑色瓷瓶、有正方形,如同脂粉盒的木制小匣子、有布滿銅銹的青銅匣子、有長方形,如同熏香匣一樣的東西,還有更多造型古怪的器具,無法用語言描述,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開口的地方,都用一種顏色鮮紅的蠟封閉著。

這裏面裝的是些什麽?

大伯比較淡定,只隔著觀望,但對於許達昌這個考古系出生的人來說,現場有這麽多古物,那絕對是一個誘惑,他沒把持住,當先拿起了一個如同脂粉盒的木匣子。

郝教授本想呵斥,但見許達昌已經拿在手裏,便也不說什麽了,轉頭自己去觀看墻上的壁畫,以期能發現些有用的東西。

許達昌看的很仔細,間或細細撫摸,比摸媳婦兒還仔細,當他看到那層紅蠟時,就有種將紅蠟弄破的沖動,這就跟男人在看到穿高開叉泳裝美女時,想撕開美女的泳裝是一個道理。

他沒能忍住,下意識的用大拇指去撫摸那些紅蠟。

就在這時,郝教授突然失聲叫道:“不要動這些東西!”他話音剛落,大伯幾乎也是同時出聲:“別碰它們!”然而,已經晚了,許達昌的皮肉剛接觸到紅蠟,那些紅蠟就像是遇到火一般,以眨眼般的速度,迅速軟化,並且如水滴般滴落到地面。

轉眼,紅蠟消失的幹幹凈凈。

於此同時,許達昌手裏的木盒子,突然發出砰的聲音,並且抖動了一下,就好像盒子裏有什麽東西要出來一樣。許達昌受驚之下,手裏沒穩住,木盒子啪的調到了地上,緊接著,蓋子打開了。

許達昌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就看見從盒子裏面飛出一個血紅的東西,大約有蟑螂大小,也看不清樣子,速度極快朝自己臉門飛過來。

由於距離太近,許達昌根本就反應不過來,幸虧旁邊的郝教授人老身手不老,一下子將許達昌撲倒在地,大伯手邊沒有東西,就近甩著裝備包朝著那東西砸下去,瞬間將那玩意兒砸了個稀巴爛,從頭到尾,連那東西長什麽樣子都沒有看清。

但因為是蟲子一類的東西無疑。

這些東西被放置在這個密室裏,明顯已經很長時間了,甚至有可能自龐夏滅亡時就存在,時隔千年,盒子裏怎麽還會有活物?

大伯將裝備包移開,去看包的底部,卻見底部仿佛被腐蝕了一樣,破開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

許達昌跌坐在地上,盯著包的洞口,雙眼發直:“是什麽東西?”

郝教授嚴肅道:“這裏的盒子,一個都不能碰。”

楊博士道:“是蠱,你看壁畫。”直到這時,許達昌才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壁畫上。

壁畫上的內容,有一個令人驚異的事實。

上面記載的是混居的場景。

根據之前的記載,龐夏國的人,是從河南開封一帶遷移過來的,離雲南苗疆一帶,隔了十萬八千裏,但這壁畫上的場景,分明記述著,當時這撥遷移的人中,還有一夥苗人。

苗族文化源遠流長,最為出名的,恐怕是苗醫和苗人的養蠱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