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奇怪的玉符(第3/4頁)

第二天,太爺爺就跟著一台四人小轎來到了督軍大人的小院,督軍擁著姨太太,圍著火爐隔著竹簾朝外看。就見小轎上下來一位裊裊婷婷的佳人,身披輕紗,眉眼如畫,就靠著那小轎開始咿咿呀呀地唱起了《貴妃醉酒》,不一會兒天色陰沉,竟然又飄起了鵝毛大雪,那花旦依然不緊不慢地唱將起來,絲毫不見寒意。大雪紛飛之際,那花旦身披薄紗動作卻依然是行雲流水,不見半點停滯。那督軍也是一個莽人,一見此情景也是大為佩服,吩咐副官燙了熱酒送給那個戲子暖身子,誰知道那副官去了半晌便狂奔而回,趴在督軍耳邊耳語一番。督軍一聽大奇,手裏抓了一把手槍即奪門而出,直奔那戲子。直到近前才發現,這哪裏是個人啊,只是一具木偶,面上覆了皮具,身後各個關節用纖細的鐵絲連著轎中,只是木偶做得太過精巧,跟真人無異,關節竟然沒有絲毫的僵硬。督軍掀開簾子一看,正是太爺爺手持一大把鐵絲,而那花旦穿著厚皮襖,坐在太爺爺身邊,咿咿呀呀正唱個不停。感情這是演了一出雙簧。當時太爺爺臉都嚇白了,心想這下完了!

那督軍拿手槍指著太爺爺的腦袋,臉氣得一陣發白,就想開槍結果了太爺爺的性命。結果一聲槍響,那個傀儡卻倒在了地上,身體裏竟然還汩汩地流出了鮮血,原來是督軍一氣之下揚手之際,手槍走火打中了那個傀儡。那傀儡像真人一樣做得惟妙惟肖,竟然“死”了。督軍看到此情景大為稱奇,細細盤問,才知道太爺爺是大名鼎鼎的“活魯班”。而太爺爺精通機關之術,擅長制造各種器具的名聲早就傳揚開了。這個督軍動開了心眼,當下就放了那個戲子,把太爺爺留在了府裏。這一留,就是九年。

這九年當中,除了太爺爺偶爾被幾個人帶著急匆匆地回一次家帶回來一些銀元,就又坐著督軍的洋車急匆匆地走了,每次在家不過半個時辰,也不曾和太奶奶說過幾句話。就這樣在第九年的頭上,我爺爺也已經開始在私塾裏上學聽先生講《列子》了。當先生講到周穆王要殺進獻“能歌善舞”的木質機關人的巧匠偃師的緊要關頭,太奶奶派人來叫爺爺回家——太爺爺回來了。

太爺爺回到家的時候渾身是血,身上中了三槍卻都離心臟差了那麽一點點。送他回家的督軍副官緊緊地握了握太爺爺的手。太爺爺嘶啞地說:“大恩不言謝!”副官點點頭就又悄悄地走了,爺爺看著副官離去的背影怎麽都覺得那家夥笑得有點詭異。就這樣,太爺爺連夜帶著家人拖著傷體離開故土,來到了黃河北討生活。

受了傷的太爺爺沒挨幾年,在爺爺十五歲那年就溘然長逝。在這短短幾年裏,爺爺學到一身能工巧匠的本領,同時太爺爺還教了他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說一些機關暗器的制作,水銀朱砂丹汞的使用,還有地下土木建築的構造,還拿出一本八卦圖讓爺爺反復地記憶一些位置,並畫了一幅圖,要爺爺牢牢地記在腦海裏。

時間一晃就過了六年,在聽說中原大戰中那個下令槍殺太爺爺的督軍死在亂軍中後,太爺爺躺在病榻上對爺爺神秘地說了一句:“外財莫貪,陰錢毋取,但是該我家的富貴也莫錯過!”然後含笑而去。

在爺爺料理完太爺爺後事之後的一個晚上,一夥神秘人來到了家裏,撂下了一千枚袁大頭,強行綁走了爺爺。直到見到那個送太爺爺回來的副官,爺爺才明白,太爺爺為了子孫富貴,布了多麽大的一個局。

原來督軍留太爺爺在身邊九年是要太爺爺為他造一個墓,不是他的墓,而是他老父親的墓。不僅僅是太爺爺,督軍幾乎搜羅了邙山附近所有知名的風水先生、陰陽師和能工巧匠,目的就是要為他老爹的骸骨在邙山建一座匯風聚氣、興旺子孫百代的大墓。而要太爺爺做的就是為這座墓完成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建造一系列致盜墓賊於死地,奇巧連環的防盜機關。太爺爺進大墓的時候就直咋舌,裏面放置的全是督軍搜刮來的各種奇珍異寶,督軍曾不止一次說要把這進大墓的唯一方法留給子孫,他就算不能保子孫後代掌權,也要保後代幾世富貴。太爺爺這時候就已經知道怕難以活著出這督軍府了,於是就偷偷把所進行的建造計劃透漏給了督軍副官,副官聽說裏面其實是督軍的藏寶庫後也吃了一驚,於是兩個人的默契就達成了,副官在危急時刻保下太爺爺的性命,而太爺爺則把進大墓的方法交給副官,鑒於督軍還實力強盛,於是相約讓下一代共同來開啟這所寶藏庫。誰知道中原大戰中督軍一命嗚呼,家人也分崩離析,這個秘密沒有在最後時刻被交給督軍的後代就隨著督軍一起消失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