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黑寡子(第2/5頁)

他還用同樣調皮的語氣談到了瑜伽大師“奶格瑪:”

“奶,母乳,天然的,渾然天成的,健康的免疫力的,滋養的營養豐富的,給予的能量。母乳的給予是多麽溫柔與親切的給予,母乳的給予也定位了接受者是如嬰兒一般純潔,有生機。接受者本身不是罪人,也不是殘缺者和弱者,只是完美純潔富有生命力的嬰兒,如此給予,接受者本身是多麽富有尊嚴。母乳的給予是多麽溫柔與親切的給予。這個接受的關系充滿了愛和交流的溫馨和美。眾生多麽容易接受(簡直是享受!)又多麽地利益眾生!

格,特質與風格,格是一個溫和的覺知的提醒:記住哦,要這樣子利益眾生!

格也是一個連貫,連接了(也平衡了)接納和給予。有連接的接納和給予才是,才能造就完整的接納本身和造就完整的給予本身。(而平衡,是太重要的生態元素。任何病態,都是平衡的失調。)(如果失調,格物是第一步,致知接著就會發生,這是自然規律。)格物致知,是一種客觀精神。保持客觀,平衡,連接。和眾生融為一體。無為而治。

瑪,接納的,海納百川的,吸收的能量。接納是指完全接納你本來的樣子,所有的罪,所有的缺失都在裏面溶化掉了,那些好的一面自然留下了……如此包容,眾生多麽完整而富有尊嚴!眾生多麽容易接受。這接受是指完全地接受,完全的接受首先(也可能不是首先,但一定包括接受自己)是接受自己。一個不接受自己的人,骨子裏是不可能接受別一個人的,更不要說接受眾生了。又如何度眾生呢?光說說的階段是比較容易的。

瑪+奶:兼容並蓄,集大成而渾然天成。

奶格瑪本身是一個循環,向內——瑪之,吸收。向外,奶之,給予。內外交融,格格契入,生生不息。

黑喇嘛是奶格瑪的傳人與信使。

我們已經知道奶格瑪了,等於已經簽收了快遞。

瞧,經過這類學者的解釋,黑水國後裔們崇拜了近千年的奶格瑪就變成了一個文化符號。這便是學者的“魅力”。

3

紫曉還聽說了千年裏黑水國的後裔們常做的一件事。

據說,他們繁殖了大量的蒼狼。後來,青藏高原上被稱為獒的那個物種,便是蒼狼“發揚光大”的產物。因為按黑將軍留下的密旨,說只要蒼狼有純種和血液,黑水國人的夢想就終有實現的一天。近千年了,祁連山深處的留守者一邊修習奶格瑪智慧瑜伽,一邊將蒼狼種子撒向青藏高原。他們也曾試圖想將蒼狼種子撒向漢地,他們也確實努力過多次,但令他們感到滑稽的是,那種高貴的血液往往只能保持一兩代,等到三代之後,漢族的癩皮狗們便會汙染了蒼狼的純正。無論其爺爺輩父親輩多麽優秀,第三代必成癩皮狗無疑。後來,黑水國人只好放棄了在漢地的努力。

黑水國人發現,保持蒼狼純正血統的努力越來越艱難,除了撒向世界的蒼狼總是“串種”外,在祁連山深處也日漸失去了寧靜。人們的足跡開始在古老的王國旁響起,一些早已異化的動物也開始進入黑水國人的領地。某次,幾匹被人類追殺的母狼竟然進入蒼狼養殖圈,其中一匹美麗的母狼竟然成了一頭年輕蒼狼的情人。蒼狼司正毫不猶豫地殺死母狼,並絞死了那頭蒼狼。此事雖然沒有造成較大的影響,但蒼狼司正還是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按黑寡子的說法,雖然黑將軍曾為他的子孫留下了富可敵國的財富,但千年過去了。為了維持蒼狼的純正血統,坐吃山空,那批財寶的大部分已用完了。黑喇嘛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黑戈壁的,除了希望傳播他想傳播的東西之外,他還想積累大量財寶。因為亂世的訊息已漸漸逼近,他們剩下的那點財物,能否熬到和平的年代還是個未知數。

黑寡子說,黑喇嘛達到了他的目的。在黑戈壁上的十多年中,他再一次積累了富可敵國的財富。

黑寡子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為黑水國的子孫們籌了數千石糧。雖然黑水國的子孫也會在山坡上撒點種子,但那刀耕火種的方式很難帶來極大的效益,有雨就收,無雨就丟。好在黑水國人大多以禪樂為食,多日中一食,只要收成一年,便能支撐幾年,再加上像黑寡子這類人的努力,黑水國子孫倒也免去了饑饉之憂。

按黑寡子的說法,黑水人有兩種,一種是沒有成就者,一種是成就者。上面說的那種生活方式,當然是指沒有成就的人。而成就者進入的,是另一個生命時空。他稱之為娑薩朗。他說有無數的黑水人進了娑薩朗,成為奶格瑪大師的眷屬。他們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煩惱,不再有人間的所有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