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柳鶯的愛情(第2/4頁)

於是,一月後的某個夜裏。柳鶯對梁子說:“你壞些就好了。”

這時,大行正與玲在屋裏旋轉。靡靡的舞曲衍著欲望。玲放蕩地扭著身子。那放蕩地晃動的腰也晃蕩了靈非的情緒。梁子就說,壞了,就要害你。

害也沒啥。柳鶯說。

說這話時,柳鶯似笑非笑地望梁子,臉上溢著成熟的風韻。

3

梁子一來,就招來了一群打工仔。他們大多來自涼州,有的以前跟梁子很熟,一個串一個,就有一大幫了。梁子很會處世,他從來不跟別人正面沖突,他總是笑嘻嘻的。開始,靈非甚至相信了他真的當過啥頭兒,跟警察對壘過。

在東莞打工的西部人中,多老鄉。一個老鄉來到這兒,立住腳跟後,同村的青年就借了這個跳板,都一窩蜂來了。涼州工資很低,好些行業每月大多三五百元,這兒卻大多上千,甚至幾千,所以,他們回到家鄉的時候,總能招來許多孩子仰慕的眼神。而且,他們在東莞可以很艱苦的生活,一旦回家的時候,大多穿了高档的衣服,於是,經他們一宣傳,東莞仿佛成了遍地是黃金的所在。

老鄉見老鄉,總是很親切的。猜拳聲就格外驚天動地,梁子的笑聲也很響。梁子在這樣的場合總是很會說笑,逗得男人們亂叫個不停。

院裏人都側目。

老王爺撇著嘴角,搖頭晃腦,一汪亮亮的清涕珍珠似嵌在鼻窪裏。他有一肚子東莞的客家諺語,像“冇錢三斤狗,有錢三伯公”,像“千跪萬拜一爐香,不如生前半碗湯”,像“多子多女多偃蹇,無子無女賽神仙”,等等。他老說這種諺語,卻不去解釋,顯得很是高深。許多時候,他確實是通達而莫測的,精彩睿智的句子時時出口,使靈非對客家文化神往不已。

老王爺最愛唱客家的《叫化歌》。也許,他老是將自己跟那些叫化子比較,才會顯得快樂無比。有時候,一吃過飯,他就會陶醉地哼唱――

四塊竹板走四方,

爛肉煎油出外香,

睡盡涼亭搭庵廟,

蚊叼蟲咬一身癢,

一夜唔得到天光……

老王爺常以濟公自居。“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老王爺沒扇子,但帽兒鞋兒都破,衣服也破,加之常帶出看破紅塵的諸多言辭,便破出幾許瀟灑來。若不是看到他殺雞時的猙獰,倒真覺得他是得道高人呢。

蔡奶奶率性而為。她的絕招是罵街,梁子們的猜拳聲一大,她便吼了:

“滾!到外頭喝去。這兒又不是騾馬市。”

梁子便笑嘻嘻探出腦袋,抓幾個道窖裹蒸粽,往蔡奶奶手中一塞:“喲,奶奶,嘗一嘗,嘗一嘗。”

道窖裹蒸粽是東莞名吃,用晚造糯米、自制鹹蛋黃、五花腩肉、精選綠豆、湖南特產蓮子、上等冬菇,配以多種佐料,包以棕葉,紮以東莞鹹草繩,再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後,那蛋香、肉香、米豆香溶為一體,芳香四溢。柳鶯愛吃這,梁子就時不時弄來一些,供柳鶯解饞。

蔡奶奶一見那蒸粽,便笑出一臉肉折子來,口中卻說:“我沒見過粽子嗎?嘿,我是個死老奶奶,沒啥,可別人……聒噪呢……”話未落,便從梁子手中抓過粽子,扔一個入口,塞住嘮叨。

梁子們老喝酒。每次喝酒,都要打架。那架勢很驚人,提火鉗,掄凳子,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但很快,便煙消雲散,互拍肩膀,稱兄道弟。

一見他們來,老王爺便搖頭晃腦地說:“魚跟魚,蝦跟蝦,烏龜王八共一家。鷂婆飛上天,蟾蜍蹲缸腳……”

這也是小院裏常演的節目。

4

不久,梁子與柳鶯同居了。院裏人都知道了這事。

那天上午,蔡奶奶站在柳鶯的門口使勁地吼:“梁子--梁子--。”她疼愛梁子。按她說的說法,女兒被女婿“拐”到了西部。後來,女兒害了急病死了,一提起女兒,她總是淚流滿面。她老是牽掛外孫子,要是幾個月見不到梁子,她就會嘮叨個不停。她的好多房租都成了梁子來東莞的路費。要是梁子困住沒錢了,他也會打著要路費的借口,問奶奶要錢,只要蔡奶奶有錢,總能滿足孫子的願望。蔡奶奶將對女兒的所有思念都寄托在外孫身上,為了盡量滿足孫子的需要,蔡奶奶變得異常吝嗇,並有種榨骨吸髓的刻薄。

蔡奶奶對梁子的期望很高,梁子的嘴很甜,又愛吹牛,吹得次數多了,蔡奶奶便真的將他當成了無所不能的人。她老是對人誇梁子,說他注定會幹成了不起的大事。所以,她不想叫梁子同她認為的壞女子鬼混,就死命叫,一下下砸門。

院裏人都笑。都說,叫啥呀?蔡奶奶,人家正忙呢。蔡奶奶卻仍砸。老半天。梁子便出來了。“叫啥呀?你。”他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