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才變殺手西奧多·凱辛斯基(第2/3頁)

1979年5月9日,西北大學又發生了一起郵包炸彈事件,被害人是一個名叫約翰·哈裏斯的土木工程系研究生。由於這是一枚威力不大的袖珍炸彈,所以哈裏斯並沒有什麽大礙,只是雙手被燒傷和臉部被熏黑罷了。

與此同時,FBI也接到了報警電話,並且很快趕往機場,一架從芝加哥飛往華盛頓特區的客機,在起飛15分鐘後,行李艙突然發生了爆炸,飛機只好迫降。經過一番檢查後,FBI特工找到了一個郵包炸彈。這枚郵包炸彈由於密封不嚴,裝著炸藥的鋼管內部根本無法產生巨大的壓力,所引起的爆炸威力也很有限。雖然這起炸彈事件並未造成嚴重的後果,但依舊引起了FBI特工的重視,可是FBI特工並未調查出什麽有價值的線索,就連嫌疑人都沒有確定,為此聯邦調查局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專案組。美國政府也十分重視這起爆炸案件,給出了100萬美金的懸賞。這起案件自然是凱辛斯基所為,他之所以往飛機上送炸彈,就是因為他十分討厭飛機。

1982年5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菲舍爾教授的私人秘書珍妮特被一枚炸彈炸傷了。這枚炸彈是從美國中西部楊百翰大學寄出的,收件人是菲舍爾教授。當時,菲舍爾教授已經離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兩年了,在範德比特大學任教。菲舍爾教授的一位同事在接到這個郵寄包裹後,就把它送到了菲舍爾的辦公室內。當時菲舍爾教授正好到外地講學去了,所以當珍妮特打開郵寄包裹後,就被炸彈所傷。聯邦調查局的專案組在接到報案後,立刻對這枚郵包炸彈進行了檢查,並且發現了新的線索,裝著炸藥的鋼管內有兇手寫下的兩個大寫英文字母“FC”,這是“Freedom Club”的縮寫,意思是自由社團。這是凱辛斯基故意留下的線索,目的是給FBI特工造成迷惑,讓FBI特工把調查目標放在自由社團這個組織上。

在凱辛斯基長達17年的炸彈運動中,有不少人受傷,還造成了3人死亡。1995年4月24日,凱辛斯基寄出了自制的最後一枚炸彈,收件人是加州林業協會的總裁吉蔔特·莫裏,他被炸彈炸死了。

此外,凱辛斯基還寄出了3封信。其中一封信寄給了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大衛·加勒特,他曾經被凱辛斯基的炸彈襲擊過,雖然沒有喪命,但卻失去了幾根手指,在這封信中凱辛斯基嘲笑他“會笨到打開一個陌生的郵件”,如果加勒特當時不打開那份陌生的郵件,那麽也不會被炸彈所傷。加勒特是凱辛斯基的老朋友,在得知凱辛斯基被捕後,他並未怨恨凱辛斯基,同時還對凱辛斯基所提出的理論表示了贊同,處於工業文明社會的人類的未來,真的是危險重重。收到凱辛斯基來信的還有遺傳學家理查·羅伯特和飛利浦·夏普,他們曾經在1993年獲得了諾貝爾獎。在這封信件中,凱辛斯基警告這兩位遺傳學家,要盡快停止他們的基因研究。《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這兩家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報刊也接到了凱辛斯基的來信,凱辛斯基揚言,如果《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能發表他的宣言,那麽他就停止炸彈運動。

凱辛斯基的威脅讓《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他們答應凱辛斯基發表他的文章,那麽可能會引起社會恐慌,畢竟這是司法部牽頭追蹤的案件。如果他們拒絕了凱辛斯基,那麽凱辛斯基可能會繼續引爆炸彈。最終兩家報社的負責人把皮球踢給了美國司法部,並很快得到了回信——發!

最終,凱辛斯基的這份35000字的、名為《工業社會及其未來》的宣言被《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以手冊的形式散發給了民眾。《工業社會及其未來》的宣言小冊子影印了凱辛斯基的字跡,這是FBI出的主意,目的是讓公眾識別字跡,從而找到兇手。這個辦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凱辛斯基的哥哥戴維告訴FBI特工,這字跡與凱辛斯基很相像。

起初戴維也沒有注意到《工業社會及其未來》的字跡與凱辛斯基的相像,但戴維的妻子琳達卻提醒他,凱辛斯基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恐怖分子。凱辛斯基很早就開始了隱居生活,所以琳達並未和凱辛斯基見過面,也就是說她的懷疑純屬是建立在女人的直覺上的。

琳達為了驗證自己的懷疑,就翻箱倒櫃,找到了凱辛斯基曾經寫給戴維的信件。戴維把信件和宣言的字跡進行了對比,但還是不敢確定,於是就找了一位私家偵探,對凱辛斯基展開了暗中調查,並把搜集到的情報交給一位華盛頓的律師進行分析、整理。不久之後,戴維就帶著這些證據找到了FBI,並且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獎勵。兩個月後,凱辛斯基在自己的小木屋內被FBI特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