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天魔煞 第十章 天魔之秘(第2/10頁)

殿內喝彩聲連連,連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的目光都被那翻飛的燈龍吸引過去了,一時停杯忘飲。

熱鬧的大殿內,只有一個人最為緊張。她就是韋皇後。

大唐聖後雖然極力在擠出些笑顏,但目光卻在殿內急速穿梭著,可惜她一直沒有看到楊峻的身影,不由心下暗罵:“這死鬼,這時候死哪兒去了!”

懊惱之際,她一回頭,發現女兒安樂公主這時也已不見了蹤影。怪了,這丫頭最好熱鬧,這麽好看的燈戲幻術她怎會錯過,難道是和未來的駙馬幽會去了?就一天了,難道還等不了?

再一揚頭,卻見不遠處的案頭上,未來駙馬武延秀也翹著腦袋四下張望,顯然也在尋找安樂公主。

“大事不好,啟稟聖後,起……起火了!”芳官這時卻奔了進來,顫聲叫道,“玄武門,起火了!”

她聲音雖然不大,但身子踉蹌,將殿內群臣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好在驅使燈戲的幻術師還沒有留意她,雙龍仍舊舞動不休。

韋後正自神經繃緊,聞言渾身一個哆嗦,喝道:“玄武門,起火……是誰在看守玄武門?”

“奴婢不知,啊不,聽說是辟邪司在那兒戍守。”芳官這時語無倫次。

“大膽袁昇,”韋後將琉璃盞在案頭重重一頓,“又是他,數次玩忽職守,坐釀大禍,來人,把他給我……”

“等等吧。”李顯忽然輕輕按住了皇後微顫的雙手,“先不必急,派人去問問。”

好在還不用問,一個殿前侍衛已急匆匆趕來稟報緣由。原來是虛驚一場,玄武門前的一座大型燈山不知為何倒了一盞油燈,燒了燈架。因那山棚挺高,看上去火勢兇猛,但擺布花燈山棚時已想到了要提防“祝融”,所以四周沒有其他的易燃物,火勢已被撲滅。

韋後登覺有些尷尬,嗔怪地瞪了芳官一眼。

李顯意味深長地一笑:“今日可是上元佳節,萬事圖個吉祥吧。”

好在殿內的樂聲挺大,加上雙龍蜿蜒飛舞,看得群臣嘆為觀止,沒幾個人注意到大唐聖後的失態。此時樂曲聲悄然一變,由鼙鼓聲而轉為激越細密的琵琶曲樂。

緊湊的琵琶聲中,一只巨大的猛虎猛然躍進殿內。這猛虎體形較之先前的神龍更加巨大,虎身上飾以銀燈,燈芒與銀光交相輝映,襯得整只老虎銀燦燦地耀目。這銀虎竟也在空中飛躍奔騰,仿佛腳下駕著看不見的雲朵。

巨大銀虎和兩條金龍在殿宇內忽分忽合,嬉戲盤旋。

密如急雨的琵琶曲忽又換成靈動活潑的箏曲,兩只靈巧的火紅鸞鳥又再飛入殿內。這兩鳥的形象似鸞似鳳,卻都不算大,鳥身上耀出火紅光芒,正應了南方朱雀之相。

殿內此時已有雙龍一虎兩鳥淩空飛旋,光影交織,如夢如幻。群臣看得癡癡如醉。只有韋皇後心內惴惴,眼瞅著四靈幻戲已然過半,距離最後一刻的高潮越來越近了,楊峻和薛百味,不會讓自己失望吧?

“難得如此好百戲,皇後當真是用了心的……”李顯這時候卻向韋後拈髯微笑。

韋後心內發虛,也只得強顏歡笑:“難得如此佳節,君臣同樂,自然要讓聖人歡喜。”

樂曲聲驟然一頓,殿內明亮的燈燭仿佛都在刹那間暗了一暗。韋後的心登時緊了起來,她曾聽楊峻細稟過這道明燈幻戲的安排,知道四靈幻戲是以最後的玄武登場為高潮。因為玄武為龜蛇二相,組合最為復雜,也最為罕見,據說幻戲班子為此大費腦筋,多番操演,才推出最神奇的龜蛇玄武相大型燈戲。

而按照楊峻的安排,禦廚薛百味就會在眾人屏息觀燈最入迷的一刻沖出來……

今晚上元燈宴的高潮,其實就在此刻。

果然,激蕩的曲樂聲忽然止息,突如其來的寂靜卻另有一股韻味,仿佛一只無形的巨手,將殿內君臣的心神緊緊攥住。一只巨大的神龜沉穩地爬入了殿內。

按著五行顏色分布,玄武為北水位,應是黑色。但上元燈會都要圖個吉祥,所以神龜也是全身金色,巨大的龜殼上飾以無數金燈,燈芒忽明忽暗,顏色交相變化,竟是七彩閃爍。此時空中飛舞的青龍白虎與朱雀則圍著神龜不住盤旋,各色燈焰飄搖起伏。

金龜在大殿中央停住了蹣跚的步履,碩大的龜殼驀地掀開,一條金色的巨蛇從龜殼內部緩慢騰起。那金蛇足有一人環抱粗細,蛇頭處更頂著一盞紅燈,紅芒金身,緩慢地升起,便帶著一股別樣的妖異之氣。

蛇身慢慢扭轉過來,變得背向食案前的大唐君臣。

殿內忽然響起了一陣倉皇的驚呼聲:“小心!有變故!”

“啊,快看那個人……”

“那是刺客嗎?”

蛇身背後,竟吊著一個人,那人是龍騎中郎將楊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