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篇 秘轎案 第二章 節(第2/4頁)

劉西聽了越怕起來,哪裏能止得住哭?但喉嚨幹啞,哭了半晌也沒哭出半聲,如同被丟進深窟,漆黑枯冷,只依稀見得到一點兒天光。他不知那天光為何,卻知道一定不是爹娘。爹娘只說送他去皇帝跟前享富貴,這些慘苦從沒提過一個字。可除了爹娘,這世上哪裏還有天光?

他已記不清自己是如何熬過那百天,他躺的那間屋叫蠶室,沒有窗戶,四周密閉,不見風日,生著炭火。每日只能吃幾口粥,留住一線性命。躺了幾天,微能起身時,他來了尿意。那老內侍扶他下了床,托著他,小心蹲在床邊一個小瓦盆上。兩腿間的創口痛得他又哭叫起來,可拼命咬牙,才擠出一點兒尿水。那尿水沿著麥管滴進盆裏,滲到創口周邊,一陣陣鉆心蜇痛,讓他幾乎昏死過去。

如此幾十回生來死去,腿間那創口才漸漸結疤平復。其間,他拼力望著頭頂那一點兒天光,知道那是大風寒夜裏僅余的一點兒火光,那光若熄了,他也便死了。與他一起,共有八個孩童去了勢,六個沒能守住那點光亮,送了命。最終只有他和另一個健實些的活了下來。

等他終於走出那蠶室,頭一眼看到外頭天光,發覺自己竟似死過幾世,比自己祖父更蒼老,不再是八歲,而是八十歲、八百歲。

他被分派到後苑東北角的隆儒殿,換了一身黑絹袍,跟著一個老內侍灑掃庭院。半年多,他都說不出話,每日只在晨昏時,抓著掃把去默默清掃。而後便坐在老內侍身旁,搓著手聽他講宮中舊事。那些事樁樁件件都新奇,他卻並不如何動心,像是在聽自己祖父念誦田歷一般。至於這宮中威嚴富貴,也再難叫他驚嘆,只覺得處處都透出森森冷意。尤其這隆儒殿,只是個小殿,原本是侍臣給天子講讀經史之所,但隆儒殿前頭還有個大殿叫邇英閣,要宏壯許多。那時哲宗皇帝猝然晏駕,當今官家剛剛繼位。這位官家喜好雅貴,只在邇英閣聽講,從未到過這隆儒殿。除去偶有內侍進來取放文劄書籍,平日難得見其他人,只有他和那老內侍守在這裏。

爹娘唯一沒有騙他的是,宮中飯食比家中的確好出許多。每月那老內侍帶著他去內東門司領取糧肉菜蔬鹽醋,而後在隆儒殿後頭小廚房裏自家烹煮。頓頓都能見葷,那老內侍又極好吃,每頓都要輪變些菜樣,劉西都從沒見過,樣樣都鮮美。每月他還有一貫俸錢,那老內侍要他拿出五百文來添補飯食,自己也出一些,時常托一個能出入宮門的內侍去外頭捎帶些時鮮菜蔬熟食,因而他在這裏,每日都吃得極香肥。口腹油潤了,不但人漸漸豐白起來,心也隨之平復了許多,再去溺尿時,也不再偷哭了。

不過,他心思活動起來,是一年後了。有天,一群內侍忽然走進隆儒殿,走在中間那人三十來歲,中等身材,頭戴烏紗漆冠,身穿緋錦袍,腰環犀玉帶,樣貌溫雅,神態平和,渾身卻隱隱透出些貴重之氣。在眾內侍圍擁之下,如同烏鴉群裏一只白鶴。劉西從沒見過人竟能這般尊貴,不由得微張開口,有些驚愣。身旁老內侍悄悄戳了他一下,他才回過神,忙也拿正了掃帚,躬身垂首。

那人進到隆儒殿,半晌才又出來。老內侍帶著劉西一直恭立在庭邊,那人走下台階時,劉西忍不住又擡眼偷瞧,那人恰巧也望向他。劉西慌忙低下頭,不過那一瞬,他發覺那人眼中微露出些笑意,極溫煦。

那人走後,老內侍才說那是楊戩,如今新任入內內侍省都知。中官分為內侍省和入內內侍省,一前一後,又稱南班和北司。北司為內苑,更親近皇帝後妃,因而貴於前頭南班。楊戩如今管領北司,中官十一階,他才年過三十,便已升到了頂。

老內侍又講起一段舊事:楊戩當年也是八歲入宮,如你一般,也是從小黃門做起。十二歲那年,邇英閣缺了一個侍墨,選中了禦藥院一個能識文斷字的小黃門。墨監那天去禦藥院領人時,那小黃門卻被人毒死了。這場禍事無意間竟成全了楊戩。那墨監見那小黃門被毒死,只得嘆氣離開,出了禦藥院,忽聽見旁邊墻角樹後有個孩童在誦念經書,走過去一瞧,是楊戩。楊戩幼年粗習了些文字,只背得出一部《孝經》。那墨監見他背誦得極流利,便選了他去做侍墨。在邇英閣侍墨,常能親見皇帝,楊戩在那裏沾了皇氣,雖說之後也起落幾番,卻自此得了機運,一路升進。那老內侍講罷,連聲感嘆:“節運節運,一節轉一運,一運成一命。”

劉西原本已灰死了心,不知在這深宮大殿裏還能望些什麽。這時聽了,心思不由得活動起來,偷偷想:若是能如楊戩那般尊貴一回,才算沒白殘了這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