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用手機調整頻道後,液晶畫面上出現了志賀孝志白凈的臉,一頭向後梳的黑發好像安全帽。

屏幕右上方的字幕寫著“奠定終極科學辦案的男人”。

男記者開始發問:“日前在大阪發生的殺人強盜案中,通過掉落在現場的煙蒂,順利查到了兇手,請問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志賀面無表情地開了口:“煙蒂不是在現場,而是在遭搶的被害人家旁的巷子裏發現的。距離丟下煙蒂的時間並不久,通常那裏不會有人停留,所以猜想歹徒很可能曾經躲在那裏,於是就由本研究所負責解析工作。”

“解析之後,發現了什麽嗎?”

“從DNA了解到很多特征,長相、骨骼、體形等外表的特征幾乎都可以了解,如果有任何先天性的疾病,也同樣可以了解。”

“但是,根據這些特征,很難知道是誰丟的煙蒂吧。”

“我們同時在數據庫中搜尋條件相符的人。數據庫內有所有有前科的人的數據,如果是再犯,馬上就可以比對出來。”

“但是,這次的歹徒是初犯。”

“在登記的信息中,發現了可能和丟棄煙蒂者有血緣關系的人。DNA偵查系統具備了這樣的彈性,我們根據這條線索進行比對後,發現了一個可疑人物。之後的情況你也知道了,警方從歹徒的家中發現了有被害人指紋的紙幣,所以就迅速將他逮捕歸案了。”

“真的很了不起,太令人佩服了。特殊解析研究所目前登記了多少筆信息?”

“很抱歉,恕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是極機密事項。”

“聽說在DNA法案通過之前,就已經試驗性地在實際辦案過程中使用了DNA檢索。”

“利用該系統進行了罪犯側寫,也在當時法律範圍內實施了檢索。”

“聽說你們曾經在未告知當事人的情況下采集DNA信息。”

“這中間應該有什麽誤會。”

淺間看到志賀鎮定自若的表情,忍不住咂著嘴。真是睜眼說瞎話。

坐在旁邊的戶倉探頭看著手機畫面。

“他是特解研的所長吧?最近常上電視。”

“是為了宣傳吧。想要借由大力宣傳可以對防止犯罪發揮這麽大的作用,希望更多人去登記DNA信息。”

電視上,男記者繼續發問:“請問你們要繼續采集DNA信息嗎?”

“當然啊,網越密,獵物越不容易逃脫。”

“很多人對由警方管理基因這件事持否定的看法,是否應該針對隱私和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更進一步的討論?”

“為了避免誤會,我在此澄清,並不是由警方管理,而是由政府進行管理。和戶籍、納稅記錄相同,警方只是得到政府的許可,使用這些信息而已。我認為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持續進行討論,但是,請各位不要忘記,自從采取DNA偵查後,破案率大幅提升,也很明顯地遏止了犯罪。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家人犯罪,只要去登記DNA就好,一旦這麽做,就能有效扼殺親戚中可能想要犯罪的人罪惡的萌芽。因為DNA無法造假,基因不會說謊。”

淺間關了視頻,志賀自信滿滿的臉消失了。

辛苦了。淺間嘟囔了一聲,看向桌上的計算機。計算機屏幕上出現了他寫到一半的報告。最近的文書工作增加了不少。

志賀所言不假,破案率的確提升了。只要能夠在犯罪現場采集到毛發、體液、血液或唾液,就一定能夠找出嫌犯,很少需要再四處打聽目擊線索。

但是,淺間始終不認為這個系統能夠為人類帶來幸福。他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本科幻小說,那部小說中,政府在全體國民身上植入了IC芯片,嚴格監視每個人在哪裏做什麽。他覺得那個故事很可怕,但政府管理個人的DNA信息,不是和那本小說的情節大同小異嗎?

他意興闌珊地想要繼續寫報告時,警鈴響了,計算機畫面突然切換成地圖和寫了事件內容的文字。那是報案中心傳來的信息,似乎發生了命案,由木場小組負責這起命案。

辦公室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淺間操作計算機後,將內容傳到自己的手機。他拿起上衣,站了起來。

“戶倉,有車嗎?”

“地下室有一輛緊急出動專用的車輛。”戶倉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

“很好,我們一起去。”

如果其他刑警也要搭便車就麻煩了。淺間推著戶倉,沖出了辦公室。

死者被人發現陳屍在千住新橋旁的堤防上,下方就是荒川。傍晚的時候,一群在堤防清掃垃圾的志工發現了被塑料布蓋住的屍體。

死者是一名年輕女性,皮包丟棄在一旁,裏面有皮夾和駕照,所以立刻就查到了她的身份。她是池袋一所專科學校的學生,年齡二十二歲,獨自住在埼玉縣川口的大廈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