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最後一次刺殺

越獄

民國二年七月十二日,在孫文的指示下,李烈鈞於湖口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獨立,並發表電告討袁,南方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組織討袁軍,二次革命正式爆發。

僅僅十天之後,七月二十二日,江蘇討袁軍便在徐州地區會戰失利,不得不退守南京。同一天,上海方面戰事打響。

武士英離奇死亡後,應桂馨一直被關押在六十一團兵營的監獄裏,直到二次革命起兵時,仍未定讞。上海戰事一開打,六十一團便要奔赴前線,被關押在兵營裏的應桂馨,自然無人看管。

陳其美是二次革命在上海方面的主要策劃人,他的高級副官周陔南向他請示,說“刺宋案”的要犯應桂馨還關押在兵營監獄裏,一旦打仗便會無人看管,要不要提前將他明正典刑,立予槍決。

陳其美思慮片刻,搖了搖頭。

這一搖頭,就等於放了應桂馨一命。

二十四日深夜,南北兩軍混戰,上海一片混亂,應桂馨趁機從無人看管的兵營監獄裏逃脫。

越獄後的應桂馨,立刻逃往青島躲避起來。

彼時南北開戰,局勢尚不明朗,應桂馨之所以選擇在青島躲避,是因為青島地處南北之間,既可北上也可南下,必要時還可乘船出海,避居海外。

九月一日,南京被張勛率軍攻克,孫文、黃興、陳其美等人逃亡日本,南方各省紛紛宣布取消獨立,二次革命就此失敗。

十月六日,國會選舉袁世凱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不久後,袁世凱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並驅逐國會內國民黨籍議員,國會由於人數不足而無法運作,很快即被解散。袁世凱就此集大權於一身。

見國民黨失勢,應桂馨立刻在青島顯露行跡,公開發表希望能“平反冤獄”的通電。在電文中,他指出國民黨此次掀起所謂的“二次革命”,實為叛變,宋教仁乃國民黨黨魁,“為主謀內亂之人,實為禍首”,“武士英殺賊受禍,功罪難平,請速頒明令平反冤獄”。應桂馨的這番話雖是詭辯,但也算是邏輯清晰。北京政府認定國民黨“叛亂”,通緝孫文、黃興、陳其美等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作為國民黨魁首,自然也是亂黨賊子,應桂馨和武士英刺殺宋教仁,那就是殺賊有功,所以應桂馨公開發表通電,要求北京政府平反冤獄,甚至說道:“伏求迅頒明令,平反斯獄,朝聞夕死,亦所欣慰!”

十月二十日,見北京政府遲遲不予回應,應桂馨膽子大了起來,直接奔赴北京,約見洪述祖等人,不但要求“平反冤獄”,還要求“毀宋酬勛”,也就是索要酬勞和勛位。在應桂馨看來,他殺宋教仁為國家立了大功,甚至坐了幾個月的牢,當然應該獲得相應的回報。

應桂馨借住在京劇演員譚鑫培家中,每天縱酒尋樂,逍遙自在。到了十二月,他幹脆把父親應文生和妻子一並接到了北京,住進了李鐵拐斜街的同和旅館。應桂馨是王八吃稱砣,鐵了心要賴在北京,直到北京政府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復為止。

也就是應桂馨死賴在北京的時候,遠在長沙府的醉鄉榭,杜心五找到了胡客,提出了刺殺應桂馨的請求。

杜心五說出“應桂馨”三個字時,胡客的腦海裏立刻將此人對號入座。

當日放火焚燒天口賭台的人,正是應桂馨,姻嬋的左腳踝被子彈擊中,也是由應桂馨造成。若非應桂馨放火燒天口賭台,胡啟立和燭龍根本沒有逃走的機會;姻嬋如果不受槍傷,便不會在東田寺耽擱兩個多月,也就不會讓胡啟立和燭龍搶先一步趕到井山。細細想來,如果沒有應桂馨的橫插一足,後來的很多事就不會發生,姻嬋也就不會死了。

姻嬋的死,當然不能完全怪在應桂馨的頭上,但她左腳踝所受的槍傷,確實是應桂馨一手造成的。杜心五如果不提起,胡客幾乎已經忘記了這個人,但現在既然想了起來,那過去的這筆賬,就該好好地算清楚。

胡客立刻答應了杜心五的請求。

這令杜心五略感吃驚。

杜心五其實與應桂馨沒有什麽深仇大恨,他之所以來請胡客出山,也是因為受人所托。他收到了陳其美從日本發來的密電,說刺殺宋教仁的兇手應桂馨在戰亂時越獄逃脫,如今不但逍遙法外,而且越發猖狂,在國內耀武揚威,希望身在國內的他,能夠代為懲治。

杜心五原本不想再管革命黨的事,但誠如陳其美所言,應桂馨乃“刺宋案”的元兇,非但沒有抵命,反而活得逍遙自在。杜心五和宋教仁頗有交情,正是因為宋教仁被刺,他才憤而歸隱。現在刺殺宋教仁的兇手逍遙法外,甚至公開要求“平反冤獄”,這令杜心五怒不可遏,當即暗下決心,要讓應桂馨付出代價,血債血償。但他在武術界有聲名有地位,不願放下身段行刺殺之事,於是想到了曾是刺客道青者的胡客,這才來醉鄉榭請胡客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