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如天(第4/25頁)

神策軍果然已接到指示,將裴玄靜放入淩煙閣後,便退了出去。裴玄靜聽到關門落鎖的聲音——自己被關在淩煙閣裏了。

裴玄靜徑直來到中隔前。正是午後時分,薄薄的陽光投在中隔上,畫了一條金色的斜線。她欺身向前,沒費多大力氣,就在中隔靠近中央的位置,找到了一個小洞。

乍一看像是蟲蛀出來的洞,但邊緣又整齊得很不自然。無巧不巧,陽光劃出的金線恰好穿洞而過,直直地落在前方的柱子上,變成了一個拳頭大小的光圈。細密的灰塵在光圈中悄然起舞。裴玄靜盯著灰塵看了一會兒,又繞著柱子轉了一圈。這一圈還沒有轉完,她的目光便被柱子上的一小塊汙痕吸引住了。

裴玄靜伸出手指探了探,有點黏。她索性湊上去,朝汙跡呵了口氣。不出所料,再摸時黏度增強了。

這是有人在柱子上抹了膠。淩煙閣中灰塵較多,陸續粘在膠上,便形成了這塊汙跡。幾天過後,膠都變幹了,汙跡也比較淡,輕易發現不了。

小洞、膠跡和小剪紙,都證明在淩煙閣中充滿了人為的蛛絲馬跡——造成異象的根本不是鬼神,而是人。

裴玄靜回到金匱前,取出那枚小小的金鑰匙,將鎖打開。

金匱的蓋子比裴玄靜想象的重,掀開後,首先看見的是第一象,卦曰:“甲子,乾為天。”

圖上畫著:一個男子身披桷葉,兩只手裏分別托著日月,坐於石上。畫面另一側的竹葦上,站著一個女人。讖曰:“初劫世千變,戰爭無了時。遇著秋蘭草,方是迨成時。”七言詩中寫道:“自從盤古分希夷,虎鬥龍爭事是悲。萬代興亡誰能記,試從唐後定興衰。”

宋若昭提到過,第一象是整個《推背圖》的總綱。從“甲子,乾為天”的卦語中就能看出來。圖示也很容易理解:人分男女,而男子手托日月,說明陰陽分明,乾坤若定。至於讖和詩,說的都是興亡更替,承襲天命。所以《推背圖》的第一象不需要特別的解釋,因是總論和概括。

裴玄靜將第一象取出放到旁邊,緊接著便是第二象了,卦曰:“乙醜,天風姤。”

圖上畫著許多鯉魚。裴玄靜數了數,恰好十八條。畫面中央豎著一柄寶劍。寶劍的前方遊著一條鯉魚,兩條鯉魚被寶劍穿過,身上還畫著斑駁的血跡。其余的鯉魚都遊在寶劍的後方。讖詩是這樣寫的:“枝葉方生根,東風起復翻。將不磨二劍,十八子稱尊。”

“十八子稱尊?”裴玄靜默念著,心中疑雲頓生。

按照宋若昭的說法,推背圖除了一頭一尾的第一象和第六十象,分別作為開始的概論和結束的總結,其余的五十八幅圖均為預言。第三、四、五象已經有了較為確切的解釋。宋若華又將第九象解釋為藩鎮作亂和武元衡遇刺。但是,宋若昭為什麽沒有提到第二象呢?

就連普通人都能一眼看出,十八子,便是個“李”字。鯉魚,更是“李”的諧音,所以本朝禁吃鯉魚,老百姓在江中捕到鯉魚都必須放生,凡有膽敢販賣鯉魚者,被抓住了還得挨六十大板。

所以,第二象明顯是對李唐國祚的預測。尤其是七言詩寫著:“江中鯉魚三六子,重重源源泉淵起。子子孫孫二九人,三百年中少一紀。”其中的鯉魚、三六子仍然代表李氏。“重重源源泉淵起”一句,肯定是說李唐江山源自高祖李淵。而後面的兩句“子子孫孫二九人,三百年中少一紀。”則直白得有些令裴玄靜害怕了。

“子子孫孫二九人”很像是指李唐傳代的位數,但“二九人”究竟是說二十九位皇帝,還是十八位皇帝,抑或還能解釋成別的數字,尚無法斷定。至於“三百年中少一紀”這句,幾乎明示了李唐江山將要綿延近三百年。“少一紀”具體是指多少年,又無從判斷。

宋若昭沒有提到第二象,會不會是因為第二象所預測的正是李唐江山的氣數與命脈,意義太過重大,所以不敢去解釋它?

裴玄靜心想,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如果對《推背圖》的解釋只能是已經發生的事實的驗證,那麽除非到了大唐覆滅之時,才能給第二象一個明確的答案。

“三百年中少一紀?”裴玄靜暗自琢磨,今年是元和十四年,大唐建國至今正好二百零一年了。三百年,似乎還是很遙遠的未來。不論“少一紀”指的是少一年或者少十年,對於活在今天的人們來說,都不可能親眼目睹,因而並不那麽重要。

這麽想著,她又覺得心中釋然多了。

再往下看,依次便是第三、四、五和第九象。裴玄靜盯著第九象發起呆來,武元衡遇刺的往事勾起了許多回憶,齊齊湧上心頭。

良久,裴玄靜清醒過來。擡頭一看,那道投在中隔上的陽光更加偏斜。冬天日落得早,她得抓緊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