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第5/7頁)

“啊?”鄭刑警輕呼一聲,豁然開朗地說,“這就是他們的共同點!”

思炫不理會他,續道:“這六名死者生前,有的曾經踏著電動車闖紅燈,引發了交通事故,有的曾經開著小車,逆道而行,橫沖直撞,還有的突然跑出馬路,引起數車連環相撞。總之,他們都曾經違法過交通規則。”

“這就是X要殺害他們的原因!可是,X為什麽要殺死違反過交通規則的人呢?我們從頭說起吧。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有一名叫費敏的工廠女工,踏著電動車闖紅燈,這時馬路上一名開著小車的女子為了躲避她,急轉方向盤,結果跟一台貨車迎頭相撞,那女子被送進醫院後,搶救無效,重傷死亡。”

“那在意外中死亡的女子的丈夫,就是這宗連環謀殺案裏的兇手X!他的妻子死去後,他傷心欲絕,同時恨透了那個由於違法交通規則而令自己妻子慘死的工廠女工費敏。於是,X買了一根繩索,等待機會,終於在6月22日那天,把費敏勒死了,為妻子報仇。”

“雖然把妻子害死的費敏已經被殺死了,但X還不解恨。他恨透了那些跟費敏一樣,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他認為,讓這些人留在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無辜的人,會像自己的妻子那樣被害死!他決定要當制裁者,親手去制裁這些無視交通規則的人!”

“接下來,在七月份的時候,X看到了一個人開著小車在公路上逆道而行,違法了交通規則。於是他暗中記下了那個人的車牌號碼,調查到那個人的住宅地址,並在7月14日那天,把那個人也勒死了。他所用的兇器,就是把費敏勒死的那根繩索。”

“從此以後,X只要在路上看到違反交通規則的人,就會把他(她)鎖定為目標,並在幾天以內把目標勒斃。由於對方違反交通規則而把對方殺死,這真的是一個極為隱藏的動機。沒有人會把死者曾經違反過交通規則這事,跟他(她)被殺的動機聯系在一起。所以,警方一直對這宗連環謀殺案中兇手的動機,沒有絲毫頭緒。”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記得報紙上曾報道過,10月11日下午,在慈愛五路上,由於一名路人闖紅燈,而引發了五車連環相撞的交通事故。剛好在10月14日那天有人被殺了,於是我把‘違法交通規則’跟‘殺人動機’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後來經過調查,在10月11日引發交通事故的那個路人,果然就是10月14日被殺死的那個人!”

“接下來,我們以此為突破點,重新調查了其他死者,果然發現每個死者生前都曾經違反過交通規則!於是,兇手的殺人動機,也就不言而喻了。”

男人聽到這裏,一張臉已經完全扭曲了,臉上的表情,也徹底地凝固了。而鄭刑警則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思炫忽然擡起頭,緊緊地盯著男人,用極為冰冷的聲音,一字一頓地說道:“我的推斷跟現實吻合嗎?或許知道的人只有你——這宗連環謀殺案的兇手X。”

男人——或許該稱呼他為X了——回過神來,長長地嘆了口氣,說道:“想象力真豐富呀,小偵探。可是,證據呢?你有證據證明我就是這宗連環謀殺案的兇手嗎?”

思炫微微地舉起右手,看了看手上的那支極為沉重的黑色鋼表,目無表情地說:“十分鐘後,就有證據了。”

X顯然不明白思炫的話,咬了咬牙,臉上交織著迷惑和不安。

“慕容思炫……”鄭刑警輕輕叫了一聲,卻又停了下來,嘴唇微動,欲言又止,想了好幾秒,才接著說,“有個事兒,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你說。”思炫冷冷地說。

“嗯,”鄭刑警點了點頭,“在四天前,即12月13日淩晨被殺害的潘振暢,根據屍檢報告,我們發現他的脖子上也殘留著那根勒死了六個人的繩索的纖維,也就是說,潘振暢也是被X殺死的。”

鄭刑警說到這裏,向X瞪了一眼,目光之中充滿憤怒。

思炫不置可否,拿出幾顆水果軟糖,一顆接一顆地放到嘴裏。

鄭刑警稍微停頓了幾秒,清了清嗓子,又說:“可是,根據屍體解剖顯示,潘振暢的死亡時間是12月13日的淩晨三點到五點之間。而他——X,你還記得吧,根據我們的調查,X在12月13日的淩晨三點到五點之間,身處距潘振暢的住宅幾十公裏以外的地方,他具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那麽,他到底是如何殺死潘振暢的?”

X聽到這裏,臉露喜色,向思炫望了一眼,得意地笑了笑:“怎麽樣,小偵探,我可具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哦。”

思炫瞧也不瞧X一眼,微轉腦袋,望了望鄭刑警,說道:“X是如何制造不在場證明的呢?我隨便說幾種方法吧。其一,潘振暢當時在X附近,X殺害他後,事後轉移屍體,把他搬回他的住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