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4頁)

“上去!”“幽靈”對那兩個土耳其人喊,他們便立刻跳上了貨車。蛇頭“幽靈”回頭望向商店門口,看見幾名警員正小心翼翼地向這家魚店靠近。他馬上轉身,朝他們的方向開了幾槍。警員們立即四散尋找掩蔽。

在他轉身回來時,不禁呆了一下。那個老人竟然抓起一把長長的魚刀,朝他上前了一步。

接著,他停下腳步,恐懼地直眨著眼睛。“幽靈”壓低手槍,對準老人布滿斑點的前額。老人的魚刀掉在腳邊濕漉漉的鵝卵石上,認命般地閉上了眼睛。

五分鐘後,阿米莉亞·薩克斯抵達了現場。她手裏拿著槍,直奔吳啟晨的住處。

“怎麽回事?”她朝一位站在一輛警備車旁的警察問,“這裏到底怎麽了?”

但這位年輕的警察已嚇得全身發抖,只是呆呆地望著她,說不出話來。

薩克斯穿過大街,看見弗雷德·德爾瑞正蹲在一名手臂中槍的警察旁,用臨時繃帶替他包紮傷口。醫護人員隨即趕來,接替他急救的工作。

德爾瑞忿忿不平地說:“真是糟透了,阿米莉亞。我們只差一點就抓住他了,就差那麽一點而已。”

“他人呢?”她問,將槍插回皮套內。

“從對街那間魚貨店偷了一輛貨車逃了。我們已通知市裏所有執法人員,要他們全力協助搜尋。”

薩克斯沮喪地閉上眼睛。萊姆如此成功的推斷,他們好不容易才組成的特勤小組,就這麽白費了。

先前,就在萊姆因為線索不足而生悶氣時,他突然注意到證物表上那條和受傷的女偷渡者血跡有關的記載。薩克斯替他找的電話號碼,正是法醫辦公室的電話。他想到法醫實驗室還沒把血跡檢驗的結果送過來,便撥了電話過去,催促那邊的一位病理學家馬上完成血跡化驗。

這位醫生果然找出了幾條有用的線索:血跡中帶有骨髓反應,這表示傷者有嚴重的骨折現象,血跡中有敗血病的跡象,這表示受傷者的傷相當嚴重,血跡中還出現伯氏柯克斯體,這是造成Q型熱的病菌,一種由動物傳染至人體的細菌。這種細菌經常出現在長期關過動物的地方,例如港口的獸籠和船上的貨艙。

種種線索都表示:這個受傷的女偷渡者病情十分嚴重。

此時,萊姆念頭一轉,想到了一件可能會有幫助的事。

“多告訴一點我Q型熱的事。”萊姆對那位病理學家說。

這種病雖然不容易傳染,也沒有致命的危險,但發病時的症狀卻相當嚴重。病理學家這麽告訴萊姆。患者會有頭疼、發冷、發燒等現象,說不定還會造成肝功能失調。

“這種病症很少見嗎?”萊姆又問。

“在我們這裏並不常見。”

“太好了!”萊姆大叫,這個消息讓他又重燃起了信心。他立即要塞林托和德爾瑞從市中心警察總部和十五分局調派人手組成調查小組,開始一家家打電話到曼哈頓唐人街和皇後區法拉盛所有醫院的急診室,詢問有無一位患有Q型熱、手臂嚴重骨折的女性華人患者。

十分鐘不到,他們便接到一位負責打電話的警察匯報。有位中國人剛才帶著妻子到唐人街一家醫院的急診室就醫,而病患的狀況完全符合他們的條件,患有初期Q型熱,手臂有嚴重骨折現象。這位女性的名字叫吳永萍。她已承認偷渡,而且她的丈夫也在一旁。

十五分局的警員立刻趕往這家醫院,薩克斯和埃迪·鄧也前去進行詢問。已被逮捕的吳啟晨嚇得全身發抖,一五一十地告訴警方他們暫居的地點,並說他們的孩子仍留在那間公寓內。此時,萊姆打電話通知薩克斯,說他剛接到吉米·馬命案現場的指紋自動辨識系統比對結果,有幾枚指紋與先前在“獵靈行動”中一些現場找到的指紋相吻合,這表示犯下此案的人極有可能就是“幽靈”。當吳啟晨告訴他們,說他住的地方是通過吉米·馬底下的經紀人介紹時,萊姆和薩克斯立刻想到“幽靈”一定已經知道吳啟晨躲藏的地方,而且此時很可能就在前往追殺他們的路上。

由於聯邦調查局第一流的特殊武器戰術小組仍按兵不動,德爾瑞、塞林托和皮博迪只好各自努力,各憑本事湊足了一支臨時特勤小組,並從十五分局找了兩名華裔警員裝扮成吳氏夫婦的模樣。

然而,只因為一聲過早的槍響,整個計劃就這麽功虧一簣了。

德爾瑞朝一名探員吼道:“還有關於魚店貨車的消息嗎?那輛車上用大大的字寫著這家店的名字,怎麽可能沒有人看見?”

這名探員立刻拿起無線電呼叫。一會兒,他回報說:“還是沒有消息,長官。目前沒人在路上看見這輛車,也沒查到棄置的地點。”

德爾瑞撥弄著襯衫領口黑紫色的領結。在厚重的防彈衣遮蓋下,這條領帶僅露出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