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蛇侍之謎(第3/7頁)

“蠶叢,其目縱,始稱王”這句話不是白說,蠶叢在五千多年前就稱王。這個“始”,很可能是整個華夏地區的第一個國王,在當時的年代,身份地位可能僅次於三皇五帝。

按照史料記載,在蠶叢王朝末期,甚至還和中原地區的黃帝部落有過戰爭。最終戰敗分裂,這才有了後續的泊灌、魚鳧王朝代表的古蜀三星堆文明的興起。

因此蠶叢稱王的時間點,比起三星堆文明差不多要往前推進了六七百年。

當然也有可能是對古蜀時期的三星堆遺址的挖掘還不夠完善,未能挖掘到更古老年代文物的緣故。

根據古籍推算,伏羲氏和女媧氏存在的年代可能是一萬年前,屬於新石器時期。如果在一萬年前的伏羲、女媧就保持著人首蛇身的蛇侍造型,那麽巴蛇神出現的時間,很可能還在古蜀文明之前。

而在接下來的圖案中,我們看到一場堪稱震撼的景象。那是一幅蘑菇雲的圖案,更有一條疑似蛇形的生物在蘑菇雲中掙紮。蘑菇雲下方是仿若劇烈爆炸的火光。

現代人對於這種圖案,哪怕刻畫得十分簡陋,也不會陌生。這是核爆時候的場面。

更加詭異的是,在印度等其他古老文明的傳說中,的確曾記錄過萬年前發生過一次類似核爆的情景。

比如印度的神話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曾記載:

“在敵人的上方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地在番答瓦上方形成,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開始刮起猛烈的風,煙雲平地呼嘯而起,帶起灰塵、沙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在天空中晃動。大地震動,被這種武器產生的可怕而猛烈的火烤焦。大象在火中瘋狂地來回奔跑……在廣大地域內,其他動物都變形而死得滿地。”

“最後幾個字符的意思,大概是說,這是第一次神戰,神受到重創陷入沉睡,等待信徒和子民的喚醒。”敖雨澤看著圖案旁邊的巴蜀圖語字符,臉色有些蒼白。

“也就是說,古蜀五神最早很可能在萬年前就存在和蘇醒過了,而且也不限於古蜀地區,很可能是……整個人類文明!只不過是過了四千年後,古蜀國時期的祭祀和信仰,才重新喚醒了五神而已。”我也有些不可置信地咋舌說道。

怪不得連源自中亞希伯來的西方文明所屬的各個宗教,也有著類似的傳說故事。甚至連《死海文書》的原本經文,都有著在霧氣世界中召喚神靈之力的作用。

詹姆斯和施密特所代表的世界樹組織,對前來黑竹溝找尋意識世界如此重視,怕是真的如他們所推測的,意識世界是西方傳說中消失的伊甸,人類文明初始時期的天堂。

“從圖案中看,那一次神戰,應該還使用了疑似核武器的武器。兩大對立的神靈,就是五神和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神秘古神。”我嘆了口氣說道。

“古蜀五神,一直以來最想要的就是能以實體的方式長久生活並統治現實的物質世界。神軀的由來也是如此,那是能容納神靈強悍意識降臨的軀殼,而肉體力量越強的軀殼,估計能容納的意識生命也越強大。但是肉身在物質世界是能夠被摧毀的,或許當年的神戰,徹底摧毀了所有統治人類的神靈肉身,讓它們不得不潛入到意識世界中休養生息。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文明才得以真正發展。”敖雨澤說道。

看著銅棺內壁詭異的圖案,我說道:“但是神靈當初統治人類的情景,卻依然根植於先民的腦子中,於是有了類似《摩訶婆羅多》這樣的史詩,也有了關於女媧造人、伏羲創立八卦的傳說。或許所謂的造人不過只是一種借指,實際上所要表達的,是神靈創造了人的意識,或者說賜予了人類智慧,讓人能夠從本質上區別於一般的動物。”

正當我們還要翻看下銅棺中還有沒有其他線索的時候,銅棺猛地一震。我和敖雨澤不過是站在銅棺的棺蓋上,這樣劇烈的震動,頓時讓我朝後仰去。

好在敖雨澤及時拉住了我。我們在最後關頭跳入銅棺中,也顧不得這樣踩著銅棺中的幹屍老兄是否有所不妥。

銅棺劇烈地抖動著,我們緊緊抓住銅棺邊緣。但是銅棺的蓋子卻依然在抖動中掉落下去,將地下砸出一個大坑。

大坑中漸漸出現水跡,顏色竟然是詭異的紅色,就像是重達好幾百斤的棺蓋這一下掉落,將地面給砸傷了一樣。

緊接著支撐銅棺懸浮在十二米半空中的銅鏈先後崩斷,我們臉色異常蒼白,本能地俯下了身子彼此抱在一起。僅僅是兩三秒後,銅棺也掉落在地。一陣巨響之後,我感覺腦袋撞到了什麽東西,整個人都一下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