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長生劫 3(第2/4頁)

“這個元微之不會是有私心吧?”

裴玄靜微嗔:“就是你小人之心。”

“哈哈。我一個江湖郎中,就不和元大才子爭了。其實我還應該謝謝他。”崔淼開心地笑起來。

“謝他?為什麽?”

“因為……哎呀,你們此行以青城山尋仙為由,好歹總得上一次青城山,否則也太說不過去了嘛。元大才子很有道理。”崔淼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又問,“那麽靜娘,你們找到薛濤了嗎?”

“崔郎此刻不就置身於薛濤的靜室中嗎?”

“就是這裏?”崔淼驚奇地朝周圍亂看,卻一眼撞上韓湘似笑非笑的臉,“你醒啦?”

“你們說得那麽熱鬧,人家也沒法睡啊。”

“可是,主人呢?薛濤到哪裏去了?”

“我們來晚了。”韓湘嘆了口氣,“我們打聽到,薛濤近兩年中一直在真武宮中修道,便直奔此地而來。誰知觀中人卻告訴我們,就在一個月前,薛濤突然不告而別了。”

崔淼瞪大雙目:“又一個不告而別?”

韓湘道:“可不是。而且,真武宮中有煉師才從成都回來不久,說薛濤肯定未曾返回浣花溪的家中。也就是說,繼王質夫之後,薛濤也失蹤了。”

“這也太、太……”崔淼都不知該說什麽了。

裴玄靜道:“所以我們才決定先在此借宿一晚,商議下一步的行動。哪裏想到,今夜會如此熱鬧。”

崔淼道:“不過今夜所發生的事情,至少說明來找薛濤的方向還是對的。”

“肯定是對的。”裴玄靜的聲音有些異樣,她舉起手中的油燈,“崔郎,你朝墻上看。”

其實崔淼進屋就注意到墻上有題詩,但因光線太暗看不清,現在有裴玄靜照亮,便一目了然了。

那是一首五言絕句: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

“崔郎善解詩迷,從這首詩中能看出什麽端倪嗎?”

崔淼向裴玄靜微笑:“靜娘謬贊,這首詩太容易解了。燕市一句,指安祿山盡起燕薊之人為兵;函關一句,說的是大將軍哥舒翰於潼關大敗,京城失守,叛軍長驅而入。山下鬼,是一個‘嵬’字,即馬嵬驛。而楊玉環,便是在那裏被高力士以羅巾縊死的。”他說著長嘆一聲,“此詩若是放在六十多年前,安史之亂尚未發生時,或許還能算作詩謎。到了今天,卻只能憑詩感嘆了。”

“崔郎說得沒錯。不過,我想問的是,這首點明楊玉環殞命馬嵬驛的詩,為什麽會題寫在薛濤於青城山中靜修的丹房中呢?”

崔淼沒有回答,韓湘卻插嘴道:“也許是她閑來無事,想起楊貴妃的命運有感而發呢?”

“我們原先也以為,白樂天的《長恨歌》是一時興起之作。可是事實呢?”裴玄靜正色道,“我越來越相信,所有這一切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我還無法參透背後的寓意,但是我想,王質夫正是開啟這一系列謎題的鑰匙。”

崔淼突然說:“不對,墻上的詩沒有題跋,你們怎麽肯定就是薛濤所提?也許是其他人寫在墻上的?”

韓湘說:“這一點我們已經找真武宮內的女住持打聽過了。據她說,此詩的筆體正是薛濤的。”

“果真是薛濤的筆跡?”崔淼又細細端詳起題詩來。薛濤素有文名,在她的詩句中,既有“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這樣的兒女情長,也有“誰言千裏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這樣的雄渾聲調。此刻看她的字跡,倒也飛揚倜儻,絕不同於一般閨閣的拘束小氣。

他不禁感嘆:“常聽說薛濤字無女子氣,筆力雄健。行書妙處,頗似王羲之。看來傳聞非虛啊。”

裴玄靜輕聲說:“那個長安女傅氏之墓,也是薛濤立的。”

“什麽?”兩個男人一起吃驚地問,“你怎麽知道的?”

崔淼說:“是不是因為墓碑上的字跡相像?”

“不,墓碑上的字跡完全不像,當為他人所書,十分樸拙。”裴玄靜搖頭道,“但這裏的字跡卻是一模一樣的。”她伸出手,將一個梅花形狀的小石盒放在二人面前,正是剛才崔淼從墓中石俑旁邊撿起的。

“方才你們填土埋屍的時候,我將它打開看了。”

裴玄靜輕輕掀開石盒,從中取出一張黃色的符紙,放在崔淼和韓湘面前。

崔淼念道:“惟大唐元和十年,歲在乙未。有京兆府長安縣女傅練慈,就當青城山真武宮外敬造千年之宅。今象就了,不敢不谘啟告天上地下土伯山靈地祇,左至青龍,右至白虎,前至朱雀,後至玄武。今日對閉,諸神備守。練慈長生萬歲。石人石契,不得慢臨。若人吉宅,自有期契,天翻地倒,方始相會。急急如律令。”他擡頭看著裴玄靜,“這是什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