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仙遊去 6(第3/4頁)

漢陽公主終於聽懂了他的言下之意,卻又不敢相信。她問:“皇兄選中了誰?”

“永安公主。”

漢陽公主死死盯住皇帝,胸脯起伏不定。

皇帝耐心地解釋:“永安公主也是朕的同胞妹妹,朕與你一樣不舍。但她的年齡、身份,乃至性格,都是最合適的人選。朕會竭盡所能為她操辦,絕對不讓回鶻輕視她。再說……據朕所知,保義可汗的為人並不差。”

“自然不會比於季友更差!”她在沖動中一言即出,隨即便看到皇帝臉上劇烈的痛楚。漢陽公主立刻後悔了,心頭好似有一把刀在剜,生疼生疼的。

片刻的寂靜之後,她聽見皇帝說:“此事,朕已經作了決定。今天告訴你,是想請你幫忙在皇太後面前隱瞞,不要讓她知道,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煩惱。”

“這怎麽可以……”

“可以的。”皇帝的語氣變得陰郁而冷酷,“這麽多年來,皇太後那裏多虧有公主照應……你是在幫朕盡孝,也是在為大唐盡責。”

漢陽公主沉默。

皇帝又朝她緩緩地點了點頭:“另外,朕將命裴玄靜去青城山求仙。”

漢陽公主的心猛地一沉:難道他知道了?他知道什麽了?絕對不可能啊!

皇帝凝視著她,她也回望皇帝。這張臉和這雙眼睛,是漢陽公主從小就熟悉的。她一直不知該如何形容他的目光,直到永貞元年末的那個嚴冬,在大明宮中見到松枝上垂下的樹稼時,漢陽公主一下子就明白了,兄長的目光正如那閃著淺藍色光芒的尖銳冰柱。你根本無法預測,下一刻它會紮入你的心臟,還是化作一攤清水。

雖然覺得難以置信,漢陽公主還是意識到,皇帝在和她談一個交易。

這樣的交易在他們家中並不少見。也可以說,自出生之日起,他們的人生就被放在了權力的市場上掂斤撥兩。所有的買賣都在至親之間進行,才顯得更加諷刺和殘酷。

此時此刻,漢陽公主也終於懂得了,皇帝為什麽在幾個月前突然決定下嫁襄陽公主。永安公主和襄陽公主都為王皇太後所出,是他們的同胞妹妹。永安公主年長,襄陽公主年輕,本來應該先嫁永安公主才對。但是人所共知,皇帝更疼愛最年幼的襄陽公主。也就是說,他早在那時就開始布局了。

所以她無從選擇,必須接受這個交易。

漢陽公主霍地站起身來。

皇帝詫異地望著她:“怎麽,你要走?不是說好了一起用晚膳的嗎?朕已經讓他們準備了。”又溫和地補充道,“你我兄妹多久沒有共飲過了?”

“我……去太液池邊逛逛,就來。”

漢陽公主走出自雨亭,皇帝依舊一動不動地坐著,許久,才道:“你上前來。”

漢陽公主所帶的宮婢皆隨侍而出,只有一名留在自雨亭,聽見皇帝吩咐,垂首上前跪下。

“把頭擡起來,讓朕看看你。”

鄭瓊娥擡起頭來,目光朝皇帝的臉上輕輕一瞟,旋即又楚楚動人地垂下眼簾。

皇帝卻看得有些入神了:“在興慶宮過得還不錯?”

鄭瓊娥叩首:“皇太後仁慈。”

“哼。”皇帝微微一笑,“皇太後還是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嗎?”

“是。”

“是清醒的時候多,還是糊塗的時候多?”

鄭瓊娥遲疑了一下:“其實,皇太後清醒的時候一味沉默,幾乎啞口無言。糊塗的時候,倒會說一些話。所以我覺得,兩樣都差不多。”

“她說些什麽?”

“也沒別的,大多是在念佛經。”

“什麽經?”

“我不懂是什麽經。”

“念幾句給朕聽聽。”

鄭瓊娥的聲音微微顫抖:“汝付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

皇帝接著念道:“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綿。這是《楞嚴經》。”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吧,曲無雙究竟是怎麽死的?”

“是、是賈桂娘推下樓致死的。”

“原因呢?”

鄭瓊娥擡起頭,惶恐地回答:“陛下,我真的不知道。”

“算了,你不說朕也清楚。”皇帝道,“只告訴你一件事,曲無雙是朕安排到皇太後身邊去的。所以,你在興慶宮也要處處小心。防人之心不可無。”

鄭瓊娥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哆嗦。

“陛下。”她怯怯地叫了一聲。

“唔?”

“十三郎……在這裏嗎?我可不可以見見他?”

“見他?”皇帝似乎一時沒反應過來。

鄭瓊娥的口齒瞬間變得流利,顯然這番話已在她心中盤算多時了:“是,只要陛下將十三郎召來即可。我躲在簾子後面看一眼,就看一眼。”

由於激動和緊張,鄭瓊娥的雙頰飛起兩抹紅暈,襯著如煙籠水的雙眸,頓顯嬌艷無匹。皇帝不覺緊盯著她看,鄭瓊娥竟也大膽地回望過去。兩人的目光交纏在一起,猶如無形的繩索越繞越緊。忽然間,皇帝把目光硬生生地抽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