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單向街(第2/6頁)

早上的客人多半悠閑,接近懶散,這一小時彌足珍貴。小武已經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小孟也開始準備迎接午餐的人潮,鐘美寶有她的行政事務得做,店裏的報表、部落格更新、客人訂的蛋糕,各家業務送貨,十二點一到,那些忙碌的上班族就像隨著洋流而到的魚群那樣湧出來,就是在附近的銀行、證券行、購物頻道的上班族,他們或單獨或結伴,穿著套裝、西裝或公司制服,點一客商業午餐,或一份三明治配咖啡,在一個小時之內吃飯、交誼、放空,那時小孟會把音樂聲音調低,因為屋裏已經彌漫人聲,杯盤碰撞,逐漸變得嘈雜,好像那些上班族把在公司裏遭受的所有委屈、不滿、傷害、成就或失落,都帶到店裏來,渴望透過一頓餐飲,一杯咖啡,一塊蛋糕,吞飲下肚,為之交換,把濁氣、悶氣散盡,才安然回去上班。鐘美寶或小孟或小武這些咖啡店工作者,就像背著沉重的吸塵器,仔細地將一切都吸收,等到客人都散去了,兩點左右,會進入一陣短暫安靜的沉滯,店裏的員工突然都累壞了,吃過簡單的員工餐,喝一杯咖啡,小武去午睡,小孟到外頭抽煙、采買,等小孟進來,鐘美寶就到後面的烘焙室休息一下。房裏有扇小小的對外窗,抽風機在一旁運作,還是可以透過小窗格子看見天空,那麽一點大,像郵票一樣,但天空這回事,不會因為面積縮小就不藍、不美,有時正因為它是那麽小,使人感受到的曠遠卻強烈上好幾倍,曠遠的、遼闊的、好似總是在遠方地,像是一種跟自由有關的事物……她在彌漫著奶油、雞蛋、面粉、香草、巧克力,種種宣稱可以療愈人心的氣味元素之中,這一塊小小空間裏,曾多少次埋首於面粉、凝視著烤箱,等候著,總是在等候著……一艘不會到達的船,一個不能抵達任何地方的人。

在鐘美寶自身的感受裏,咖啡店已經變得像是大樓的一部分,因為客人有很多是大樓住戶、或在樓上公司行號上班的上班族,她自己住在這棟樓裏,小武跟小孟也住在裏頭,太怪了,好像他們的人生全被這棟樓包圍,事事都與之相關。這棟摩天大樓一直帶著神秘的色彩,外觀雖然已經固定,卻總覺得它還在生長,還在持續變動著,還會帶來什麽驚人的改變。與從前跟家人同住時,那種氣氛安靜的住宅樓房不同,或許是因為大樓裏人太多了,每年、每季,像潮流一樣,隨著經濟、社會氛圍,附近的公司行號變遷,大樓的生態也會改變。比如去年購物台把攝影棚跟辦公室一部分遷到樓上,客人裏突然多了很多“名人”,店裏的氣氛也會有不同。誰知道明年會有什麽店開張或倒閉呢?連她自己也無法確知,屆時,她是否還在這棟樓,還可以看見新的變化。這裏是她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她工作之處,有些忙碌的日子,她甚至幾天沒有離開大樓腹地一步,而每當她離開大樓到稍遠的地方,無論是進市區,或騎摩托車到鄰近的小區辦事,回程的路上,總會像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被那高入雲端,看似堅不可摧,卻又恍惚如流沙的模樣吸引。停紅綠燈時,她可以感受到自己呼吸的頻率,或者變得快速、或沉重、或像是嘆息那樣地,無聲地感受著:“它在那兒”。盡管,在這方圓裏,只要一擡頭,總是會看見它。

大樓的生活時常令人產生錯覺,寬敞的大廳有著漂亮的地磚、吊燈,隨著節慶會做各種展示布置,也時常辦卡拉OK、烤肉、寫春聯、猜燈謎等活動,為老人家量血壓、幫婦女做篩檢、替兒童量視力,以及各種廠商、政治人物因應商業或選舉等舉辦的各式各樣所謂的“公益活動”,店裏的客人除了上班族,有大半是大樓住戶,她因此也認得不少熟面孔。奇怪的是,會來喝咖啡吃蛋糕的,鮮少是她住的套房這邊的年輕人,反而是後棟的家庭主婦或中產之家,甚至是他們的孩子,有些小孩十二三歲吧,竟然也會泡在咖啡店裏。後來她得知,父母工作忙,索性打發到店裏,覺得這裏安全,有時也會交代鐘美寶跟小孟多照看,因此店裏還進了一些繪本跟少年小說,有家長還提供了一台二手iPad,簡直是另類安親班。

美式咖啡一百,拿鐵一百三,貝果六十,三明治套餐一百五,商業午餐從一百六的簡餐到三百五的全餐都有。星期六的中午,真的有全家人帶來吃飯的,那些住戶,吃飯、喝咖啡、吃甜點,大人小孩四人坐一桌,幾乎都不交談,看報紙、看雜志、玩手機,好像在自家客廳。以前鐘美寶在市區的咖啡店也見過許多這類場景,然而在這裏上班,特別有時空落差。有時她抽空到市場采買,會經過一樓的垃圾集中處,店剛開幕時,雙和城還未強制使用收費垃圾袋,垃圾早晚兩班集中從貨梯運下來,有好多做資源回收的人就擠到那堆高如山的垃圾場去翻找,那旁邊就是車道,無論什麽時間,都會有奔馳車從車道進入或駛出。鐘美寶穿過那兩者之間,感覺就像是自己生命的隱喻,依靠垃圾為生的人,坐在豪華房車裏的人,都不是她,她就像是連接這兩個原本不可能聯結的世界中間的介質,而這造成她自身的磨損,使得靈魂某處,像是被損壞了似的,產生一種故障,這故障感,造成她長期恍惚、嚴重地沒有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