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順天丁酉科場案(第6/13頁)

隨著科場規制越來越嚴密,通關節的技術也越來越高明、越來越隱蔽。到清朝時,還出現了一個專門的通關節術語——“用襻”。“襻”即為舊式衣服上扣住紐扣的套,因約定的關節往往為兩個字,好像古代衣服上的襻扣,所以得了這個名字。據鐘毓龍《科場回憶錄》中記載說:杭州有個叫馮培元的人,年輕時家中貧寒,幸好有一位富商出現,主動資助其完成了學業。後來,馮培元高中探花。為了報答富商的厚恩,馮培元決意幫助富商的兒子中舉。他居中牽線搭橋,幫富商的兒子與考官約定在答卷中寫兩個“襻”字作為暗號。富商得到關節後,心花怒放,又特意花重金賄賂了負責謄錄試卷的謄錄書吏。考試結束後,富商又盛情款待謄錄書吏。酒酣之時,謄錄書吏得意洋洋地向富商邀功,說他謄錄時發現試卷中有兩個字不通,幫著改掉了。而這兩個被改掉的字,剛好就是暗號“襻”字。如此一來,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流水,富商的兒子自然也沒有考上。

同考官李振鄴作弊的方式實際上就是“用襻”,他讓苕溪貢生張漢去收賄銀,只要考生交了錢,他就會與這些考生事先約定關節,即暗號“襻”——約定在試卷某段某行第幾字使用某字。小妾喜滋滋地將李振鄴的話帶給張漢後,張漢眼睛骨碌一轉,認為自己跑腿去找關節的主顧,風險全在自己,只收一千二百兩的中間費太少,便慫恿小妾去找李振鄴要具體的關節,一個關節賣六千兩銀子,然後由張漢和李振鄴對分。李振鄴聽說後,對張漢的貪婪很是不滿,但經不住小妾的軟磨硬泡,還是將關節告訴了她。張漢得到關節後,便公然出入華胄富豪之家,認為名利雙收不過是指日可待。

之所以賣關節者和買關節者均如此明目張膽,只因為科場關節由來已久,不是什麽新鮮事。以往關節敗露,不過是考官降謫、考生斥革。對於一些有錢無才的考生而言,如果不作弊,一定不能中舉;作弊敗露了,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不能中舉,但一旦蒙混過關,從此就可出人頭地了。

李振鄴已經內定為同考官,對於來自他的關節,有興趣的考生當然不在少數,一時聽到風聲的都趕來向張漢打聽。張漢為了堅定買關節者的信心,便吹噓自己與同考官李振鄴關系如何親密,甚至連李振鄴將小妾贈送的事都講了出來。如此一來,終於順利賣出了三個關節。

只是,李振鄴性本貪婪,除了讓張漢經手賣的三個關節外,還通過官場、同僚渠道來賣,總共賣出了一二十個關節。因為同考官只有推薦卷子的權力,推薦的卷子一般都有定額,李振鄴賣出的關節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推薦卷子的定額,因此出錢買關節的人能不能中就值得懷疑。

正因為出自李振鄴的關節太多,茶坊酒肆輿論紛紛。有人說:“今年北闈要憑文章才學考上可是難了!光同考官李振鄴一人,就不知道賣出了多少關節!”張漢聽到消息後,很是憂慮,回家告訴小妾說:“我開始以為李振鄴只是讓我賣了幾個關節,花了錢的考生必然能中。哪知道如今人言藉藉,到處都在講李振鄴,恐怕很難收場了。”小妾又將此話告訴了李振鄴,李振鄴以為張漢在背後與人議論自己,勃然大怒,立即騎馬出門,找到張漢,當眾打了他幾個耳光,呵斥說:“我以心腹待你,你為什麽還在外毀敗我的好事?”張漢當眾出醜,羞赧欲死。二人關系由此交惡。

李振鄴恨上張漢後,決意讓他落榜,但表面卻依舊敷衍,賣關節的活動也照舊沒有停止。到最後同考官的任命正式公布、考官須入簾鎖院時,李振鄴手頭中的名單上已經有二十五人,都是他收了錢的關系戶,向對方承諾一定錄取的。為了日後方便,李振鄴事先有意在二十五人中安排了三種不同的關節:第一種是之前通過小妾透露給張漢的,張漢和出錢向張漢購買的三名考生都知道。但自從張漢與李振鄴交惡後,此關節實際上已經是暗藏殺機;另一種給五名交了錢且出身名門望族的考生,保證他們務必考中;最後一種則給只是有錢的一般考生,占了大多數。

這邊李振鄴浮薄寡慮,大張旗鼓地納賄舞弊,另一位同考官張我樸也沒有閑著,只不過他不像李振鄴那樣志在錢財,而是更高一籌,志在前途。當時參加順天府鄉試的有不少是他省在京官員的子弟,張我樸趁機給這些人大送關節,打算借此交結權貴,樹黨援己,為日後升遷尋找門路。雖然其他同考官也各有買賣關節之舉,但均不似李振鄴、張我樸這般公然孟浪。時有“張千李萬”之謠,意喻二人門庭若市,所賣、送出的關節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