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

葉秋薇說過,2008年9月10號,秦關突然受命外出,是舒晴陪她參加的酒會。而酒會上,正是在舒晴的幫助下,謝博文成功換掉了葉秋薇的酒,致使她被徐毅江強/奸。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袁主任的“安排”。

袁主任一定詳細調查了葉秋薇的人際網,了解到她和舒晴的親密關系,並據此做出判斷:在秦關有事的情況下,舒晴將是葉秋薇出席酒會的首選伴侶。之後,袁主任買通舒晴,對她交待好了一切。酒會開始前,舒晴假裝無意地和葉秋薇取得聯系,葉秋薇便理所當然地邀她陪伴。平日裏,舒晴就經常開車到家中接葉秋薇,那晚也不例外。她去了葉秋薇家裏,並以閨蜜的身份給出著裝建議。當時,葉秋薇性格溫軟,對舒晴也十分信任,因而順從地穿了格子長裙。但她怎麽也不會想到,正是舒晴和那條裙子,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或許時至今日,她都還沒有意識到那條格子長裙的作用。

想到這裏,我不禁嘆了口氣。

袁主任是如何買通舒晴的呢?換言之,舒晴究竟是受了什麽誘惑,才會背叛葉秋薇、背叛自己多年的好友呢?根據葉秋薇的描述,舒晴家境十分殷實,應該不會輕易被金錢所誘惑。同時,坑害了葉秋薇之後,她依然在Z大當老師,工作、地位沒有明顯的提升,由此看來,袁主任給出的誘惑應該也不是名譽和權力。可是,除去名利,人還會受到哪個方面的誘惑呢?

我一愣,繼而想到了秦關。

根據葉秋薇的講述,從很早之前開始,舒晴就對秦關懷有很深的感情。深愛的男人是最親閨蜜的丈夫,感情深厚卻只能壓抑,久而久之,也就難免會釀出嫉恨。或許,內心深處的嫉恨,才是導致舒晴坑害葉秋薇的根源。

但緊接著,我又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如果舒晴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棋子,那麽09年的車禍發生後,袁主任為什麽要特意讓我幫她構建心理防禦呢?按照常理,她是酒會事件的知情者,她死,A集團就少了一個隱患,袁主任為什麽非要保住她的命呢?

我意識到,舒晴和A集團之間的關系,並沒有我想象得那麽簡單。

我深吸了一口氣,在又一個十字路口處停下,思緒轉向秦關。

那是2008年10月底,袁主任突然電話聯系了我,說是事情有變,讓我盡快除掉秦關。接到任務後,我對秦關進行了幾次接觸。在第三次接觸過程中,我就覺察到了他潛在的心理問題。

在工作中,秦關是個理性、沉穩的學者,但在生活裏,他卻有著感性、脆弱的一面。而脆弱的最集中體現,就是頻繁地對他人的安危產生不必要的擔憂,這種擔憂,有時甚至會表現為明顯的焦慮。他的擔憂對象主要是身邊的親友、同事,越是親近的人,擔憂的頻率和程度就越強——這似乎是一種創傷導致的強迫思維。

我順著這個思路對他進行了深入調查,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1993年,秦關的母親遭遇意外,在家中觸電身亡。關於此事,秦關在不久之後的一篇作文裏寫道:“我好像有預感,有心靈感應。我媽觸電時我在學校,根本不知道她觸電。但她觸電的那個時候,我心裏突然覺得很慌張,頭也很疼,好像我自己也被電了一樣。我跟我爸說了,他不信,但這是真的。我好像有心靈感應,能感應到親人的危險……”

“我能感應到親人的危險”,想必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母親心臟病發作時,遠在外地的女兒突然感到明顯的心悸;父親遭遇意外的當天早晨,兒女突然覺得那是最後一次在家裏見到父親;最好的朋友出意外之前,總會說一些莫名其妙、耐人尋味的話,仿佛那些話早就預示了他(她)的死亡……例子不勝枚舉。

真的存在心靈感應麽?目前沒有證據能充分證實,當然,也沒有證據能徹底否定。且不論客觀的心靈感應機制是否存在,至少,主觀的“心靈感應”感受,是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合理解釋的。

如之前所說,人類對死亡的恐懼與生俱來。當身邊的人、尤其是摯愛的親友死亡時,我們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帶來的恐懼,這種恐懼經過意識和社會習俗的偽裝,表現為悲痛、絕望、焦慮等情緒。為了抵禦恐懼,我們就會下意識地進行自我欺騙。欺騙的目的,是讓我們相信親友沒死。而讓我們相信親友沒死的最佳方式,就是讓我們相信親友的靈魂仍在。再進一步,使我們相信靈魂存在的最佳、也是最萬能的方式,就是讓我們產生“心靈感應”、“預知死亡”等心理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