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潛意識深處的恐懼

我寫下“恐懼”二字,暗自揣度: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恐懼,究竟是怎樣的恐懼呢?

“每個人心中都長期存在形式各異的恐懼,有些心理學家甚至認為,恐懼才是心理活動的根本動力。”葉秋薇說,“但正如你所說,恐懼是一切負面情緒的根源,而彰顯正面情緒、陰藏負面情緒,正是人類無法改變的本能。”

聽到這裏,我突然聯想到傳統文化。就心理來說,正面情緒為陽,負面情緒為陰。《黃帝內經》裏說“陽表陰斂”,人類將積極情緒表露在外,而把消極情緒藏於內心,正是這個道理。

“有點像陰陽的關系。”我忍不住說了一句。

“嗯。”葉秋薇不做評述,而是繼續她的分析,“本能使人類不願直面內心的恐懼,這一點放大到整個社會,就成了對恐懼的遺傳性避諱。比如在生活中,人們可能會說‘這次考試考了第一,我很高興’,會說‘能嫁給你,我真的很幸福’,但絕對不會說‘我看見了一條蟲子,它讓我覺得很恐懼’,人們一般會說‘我看見了一條蟲子,它讓我覺得惡心、覺得厭惡、覺得心煩’。”

“但其實,這些都只是本能的借口。”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惡心、厭惡、心煩,都只是在掩飾恐懼罷了。”

她點點頭:“所以說,盡管‘恐懼’一詞十分常用,但大多數人都意識不到自己的恐懼,他們認為自己無所畏懼,所以會用其他負面情緒來掩飾恐懼。他們失望、傷心、憤怒、緊張,都只是為恐懼找借口而已,正因此,心理學者們才認為,恐懼是一切負面情緒的根源。其實說得直白點,人只有一種負面情緒,就是恐懼。”

她的話很有說服力,我一邊思索,一邊請她繼續。

“明白了這些,你就能理解我對陳曦接下來的分析了。”她說,“通過之前的分析,你應該已經明白她的心理狀態:外表沉著、冷靜、城府,潛意識裏卻深埋著種種負面情緒。要引爆這些負面情緒,就必須從根源入手,找到她的恐懼來源。”

“怎麽做呢?”

“如之前所說,她寫成長經歷,正是為了宣泄負面情緒——也即恐懼。盡管她並沒意識到這一點,但你知道,潛意識會通過一些非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其中就包括寫作。寫作不是一種完全受意識掌控的行為,而是潛意識的一種有效表達方式,所以很多時候,作家發現自己的作品與想象中的並不一致,但這樣的作品,才是他真正的作品。”

我感同身受。

在雜志社工作,寫作是我的主要任務之一。每一次,我都會先列好提綱,設計好架構,但寫著寫著,卻總會不知不覺地加入新的東西,甚至表達一些違背初衷的思想。那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好像文章並非我一人寫就,而是與他人共同完成。以前,我從沒思考過這種現象的原因,聽了葉秋薇的話我才明白,這正是潛意識對意識的修改與抗爭。

“我明白了。”因為這種感受,我迅速理解了葉秋薇的分析,“請繼續吧,說說你的發現,你是怎麽在書中尋找她的恐懼根源的?”

“昏厥。”葉秋薇說,“她的每一次血壓突升和昏厥,都是負面情緒的噴發導致的。而負面情緒突然噴發,肯定與現實中的某種事物有關。這種事物就像一種暗示,會在不知不覺中觸及她內心深處的恐懼,從而引起負面情緒的震動。”

我舔了舔嘴唇,說:“這種事物,或者某一類事物,就是她恐懼的根源所在。”

“是的。”葉秋薇輕輕呼出一口氣,擡手撥了撥鬢發,“想要找到這種事物,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種事物可能很小,小到陳曦自己都無法察覺。如果她真的在書中有所表達,也需要極為細心的研讀和聯想,才能有所發現。當晚,為了加深理解,我把與病發有關片段,全都重新抄錄了一遍,並一字一句地做了批注。直到深夜,我終於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細節。”

“什麽細節?”

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陳曦第一次發病,是母親離開的那天,那件事,陳曦在《隱痛》中是這樣敘述的,‘那是89年的正月二十前後,天非常冷,陽光卻很明媚。我時不時能聽到遠處的鞭炮聲,現在想來,那聲音就像堅硬的石塊砸到墻上。她(指母親)拖著兩個行李箱站在我面前,我茫然地抱著她的腿,心中有種奇妙的感覺,好像我正在經歷一場不會醒來的夢。不遠處,一個操著外地口音的男人高喊著她的名字,她回頭應著,拉著箱子就要走。我死死拽著她,手指幾乎要嵌進她大腿的肉裏。她不耐煩地哎了一聲,稍一用力,將我甩開。父親在後面扶住我,我很茫然,眼中只有她遠去的背影,耳邊只有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覺得渾身發熱,熱得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