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女記者的內心世界

突如其來的一句“嚇死”,瞬間勾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恐懼,各種恐怖電影的經典鏡頭,不受控制地在我腦海中浮動穿梭。我本能地環視四周,目光所不及的每個角落裏,似乎都藏著難以名狀的物質與神秘力量。病房內瞬間陰森下來,連窗口斜射進來的陽光,都突然變得冷峻。

“咳……”葉秋薇輕輕咳嗽了一聲,把我從自我暗示中驚醒。

我松了口氣,撓撓腦袋,不好意思地笑笑:“大白天的,突然聽你這麽一說,還真的有點害怕。”隨即,我定了定神,問道,“你是怎麽做到的?像陳曦這麽冷靜沉穩的人,得多大的驚嚇,才能把她嚇死呢?”

“每個人都有致命的心理弱點,只是有些人表現得比較明顯,有些人則隱藏得比較深罷了。”葉秋薇解釋說,“正如你所說,陳曦是個冷靜沉穩的人,對付這樣的人,一般的暗示很難湊效,必須找到她的致命弱點。可是,她當時已經發現了我的意圖,我不可能通過直接接觸她或者她的親友對她進行深入剖析。”

“《隱痛》。”我用近乎肯定的語氣猜測說,“你是通過她的書分析她的。”

她不動聲色地繼續講述:“那段時間,為了掩飾去丁家尋找線索的目的,我經常陪伴和開導丁雨澤。他很喜歡陳曦的《隱痛》,跟我交流時,還經常引用書中的內容。我也因此了解到,《隱痛》記錄了陳曦的成長經歷,以及成年後經歷的幾次重大新聞調查,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我點點頭:“確實是這樣。”

“當時,陳曦還不滿三十歲,卻有著很多中年人都不及的沉穩。把她變成這樣的,除了工作的歷練外,應該還有社會身份暗示的因素。”

“社會身份暗示?”我還是頭一次聽說這樣的詞。

“一個人社會身份的塑造,並非他自己的事,而是一種全社會參與的暗示行為。”她解釋說,“比方說,一個天性懦弱的人參軍後,會逐漸表現出勇敢和堅毅。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這是因為全社會都認為他應當勇敢和堅毅,他自己也會逐漸產生這種想法。無形而又無處不在的暗示,會掩蓋他本我的懦弱,塑造一個勇敢的自我。隨著自我塑造的不斷加固,勇敢會代替懦弱,成為他表現在外的性格——但這並非他真正的性格,而是社會暗示造就的身份性格。也許某一天,在某種極端情況下,他本我的懦弱會突然浮現,一個原本堅毅果敢、被眾人視為依賴的人,突然就成了毫無勇氣的懦夫。”她頓了頓說,“有些人則恰恰相反,平日裏溫吞軟弱,關鍵時刻卻能挺身而出。就像很多文學、影視作品想要表達的那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活在虛幻、虛偽的自我之下,只有遇到極端情況,才會表現出本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性。”

這番話引起了我長久的沉思。

“你說得對。”我過了一會兒才做出回應,“我們平時表現出來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以前從來沒這麽想過,但你說得很對。只有在極端情況下,人才會暴露本我,那時暴露的,恰恰是人真正的內在。”

“所以,千萬不要被表面現象蒙蔽。”她對我露出細微而神秘的笑,“而且你還要明白一點,人性並非只在極端情況下暴露,在日常生活中,被自我壓抑得透不過氣的人們,也會找機會展示本我的。”

“嗯。”我瞬間就領會了她的意思,“就像前段時間的新聞:一向溫文爾雅的教授潛規則女學生,人們說他人面獸心。很形象,人面,就是全社會加給他的自我性格,獸心則是人性,是真正的他。”

“看來無需我過多解釋了。”葉秋薇平靜地說,“繼續往下說。如果留心觀察和推斷,你會發現,人們展示本我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些方式為社會所不齒——比如你提到的那個教授,有些則能得到社會的認同——比如向伴侶傾訴內心。決定尋找陳曦的心理弱點後,我就開始考慮一個問題:像她這樣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沉穩的人,會通過什麽方式展示和釋放本我呢?”

我覺得很奇怪。聽完這句話,我想到的不是陳曦,而是葉秋薇本人。像她這樣能輕易洞悉他人內心、甚至自稱擺脫了本我束縛的人,是否需要釋放本我呢?又會通過何種方式釋放本我呢?

我一邊想著,一邊下意識地看了她一眼,微微眯起了眼睛。

“張老師。”她也看著我說,“需要給你騰出時間來思考麽?”

“不。”我摸了摸後腦,“不好意思,有點走神,請繼續吧。嗯——你認為陳曦展示自我的方式,就存在於《隱痛》這本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