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突現的大額遺產(第2/2頁)

從整件事的隱秘程度來看,這種可能性相當大。

“匯款人隱藏得很深,陳曦就成了唯一能夠追查的線索。那麽——”我一邊說,一邊翻動之前的筆記,“誒,葉老師,你之前說,丁俊文在你家裏接到過一個電話,那個電話……”

“注銷了,同樣無從查起。”她說,“陳曦是台面上的唯一線索。”

“那接下來,你是如何順著這個線索繼續調查的呢?”

她繼續分析說:“丁雨澤告訴我,呂晨的疑心非常重,丁俊文的所有銀行卡,包括工資卡在內,都是由她保存管理的。她被帶走後,那些卡自然也都由丁雨澤繼承。我幫丁雨澤查了那些卡的明細,除了工資收入、生活開銷以外,就是一些小數額的理財收支,全都有據可查。如果陳曦沒有說謊——她確實為了購買什麽而向丁俊文付過一筆錢,那麽這筆錢,肯定沒有打到呂晨掌握的那些卡上。”

憑著直覺,我相信陳曦的確是付了錢的。

她接著說:“陳曦夜訪丁家時,戴著口罩,開著別人的車,而且只逗留了十幾分鐘,顯然是不希望暴露自己的身份。盡管如此,她還是冒險去了丁家,說明那件東西對她來說非常重要。丁俊文知道這些,一定會向她要個好價錢。照此推斷,那筆巨額銀行卡收到的五筆匯款中,應該至少有一筆來自陳曦。”

“陳曦買的那件東西,就是那份研究報告麽?”我不禁問道。

“除了那份神秘的研究報告,一個庫管員身上,還能有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呢?”她說,“從他連夜從謝博文家取走報告,就足見那份報告的價值了。問題來了,既然他收了陳曦的錢,為什麽沒把報告給她呢?”

我一時有些發愣:“對啊,為什麽?”

“唯一的解釋是,陳曦不是那份報告的唯一買家。”她解釋說,“丁俊文死後,我每天都會在丁家待上很久,名義上是陪伴開導丁雨澤,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那份研究報告。但我翻遍了整個丁家,都沒能發現那份報告的影子,連我偽造的那份都沒找到。”

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丁俊文把報告給了別人。”

“給了那些付給他六百萬或者七百萬的人。”她說,“陳曦的《隱痛》還算暢銷,但這不足以給她帶來巨額的財富。我查過,《隱痛》賣了將近十萬本,版稅收入大概三十萬。陳曦的丈夫賈雲城是個警察,收入穩定但沒有暴富的可能。而且,兩人都生在普通家庭。兩個三百萬和那個一百萬,不大可能來自陳曦。除非她背後還有其他人——但從她沒能得到報告這一點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大。”

我理了理思路,說:“所以你推測,同時有多人出錢買那份報告,丁俊文收了所有的錢,卻只把報告給了其中一方。陳曦沒有得到報告,又得知丁俊文的死訊,這才連夜冒險去了丁家尋找。”

“但歸根到底,我跟你說的這些,都還只是可能性極大的推測。”葉秋薇繼續回憶,“我必須調查更多的信息,以確認自己的猜測。”

“怎麽做?”我問。

“我匿名請了私家偵探,幫我調查了陳曦07、08兩年經濟上的大動作。”她說,“偵探很專業,一天就查到了我想要的信息。他告訴我,陳曦夫婦的住房是賈雲城家出錢買的,婚後,夫妻倆沒有任何大的金錢支出。但2008年8月,陳曦卻突然賣掉了娘家陪送的一輛德系轎車,賣了二十多萬。偵探從二手車寄售商那裏了解到,陳曦當時似乎急需用錢。對一個家人沒病沒災、又出過書的知名記者來說,這有點說不通。偵探最後告訴我,陳曦似乎是瞞著丈夫賣車的。”

“這麽說,她賣車很可能是為了給丁俊文錢。”我分析說,“賣車,說明她當時已經拿不出錢,這麽說,她很可能已經付過一筆錢。”我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就是丁俊文收到的第四筆匯款,三十多萬。之後,她又賣車付了第二筆錢,就是丁俊文收到的第五筆匯款,同樣是三十多萬。”我感到難以理解,“那份研究報告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讓她在收到東西之前就兩次貿然打款呢?”

葉秋薇喝了口水,頓了頓說:“一開始,我也很疑惑,但那個偵探很盡職,又告訴了我另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