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城市之光(第6/12頁)

接著,他和幾個負責人開始研究對任川進行監護措施的細節。談了幾句,分局長發現大家的情緒不高,不是低頭查看手機,就是吸煙發呆,不由得大為光火。

“都他媽給我精神點!”分局長敲敲桌子,“這次無論如何不能再讓‘城市之光’得手。人家已經指名道姓告訴你要殺誰了,如果任川死了,咱們還他媽有臉混下去麽?”

的確,任川該不該死尚在其次,既然已經知道兇手的意圖,身為警察,就得把個人好惡放在一邊,全力保護任川,同時力求把兇手緝拿歸案。

於是,大家都打起精神,商討對任川的監護措施,會議室裏的氣氛又熱烈起來。

方木靜靜地坐在一旁,留意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很快,他意識到,大家都已經習慣把那個人稱作——

城市之光。

習慣這個稱呼的不僅是警方。每當C市的市民談及那個連殺三名“惡人”,為無辜者“伸張正義”的連環殺人兇手時,也是用“城市之光”來稱呼他。這個名字的熱度越來越高,某網站的貼吧上甚至出現了“城市之光”吧,且訪客絡繹不絕。在大多數民眾的眼裏,這個當代的“梁山好漢”、21世紀的“俠客”,似乎真的像一縷強光一般,讓這個城市的黑夜來得晚一些。

有些警察私底下打趣道,幹脆別抓這家夥了,有了他,警方省了多少麻煩。

也許,唯一希望這個名字盡快消失的人,只有任川。他約見專案組的兩天之後,上級就布置了針對他的專門監護措施。據說,是和平區法院的院長親自帶著他來到公安廳,要求警方提供人身保護。專案組早有準備,很快就拿出一整套監護方案。其中,一組四人暗中跟隨任川,監護範圍從他的工作地點覆蓋至私宅;同時,要求任川隨身帶著手機,並實行24小時定位。而且,刑技部門在任川的手機上設置了快捷鍵,直撥一條專用線路,按鍵即可接通,並派專人值守。

方木也被編入其中一個小組,第一次執勤的時間段是白班,從早八點至晚六點,也就是任川到達法院至下班到家這一期間。

當天,天色陰沉,氣溫驟降。方木被手機鬧鈴叫醒時,看看窗外依舊漆黑一片的天空,還以為是手機出了問題。反復確定了時間之後,方木這才意識到,已經要入冬了。

房間裏很冷,方木哆哆嗦嗦地披衣下床,看到餐桌上放著蓋好的碗盤。掀開一看,白粥和煎蛋還冒著熱氣。廖亞凡的鞋子卻不在門旁,也許已經上班去了。

方木的臉上露出笑容,心底卻輕嘆一聲。

吃過早飯,方木徑直開車到和平區人民法院,在停車場入口處恰好遇到任川的車。他顯然已經習慣了這種貼身監護,鎖好車門後,就朝停車場裏張望著。幾乎是同時,一輛黑色商務車裏跳下一名男子,四下觀察一番之後,慢慢地向任川走去。

任川的臉上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動作僵硬地向黑色商務車裏揮揮手,就和男子一前一後地向法院大樓走去。

方木把車停好,轉身走向黑色商務車。此時,另一輛灰色吉普車也停在了商務車旁邊。一臉疲憊的楊學武拉開車門跳了下來,隨著他的動作,一股濃重的煙霧從車內冒了出來。楊學武吐掉即將燃盡的煙蒂,從口袋裏掏出一個皺巴巴的本子遞給方木,聲音粗啞地說道:“交班。”

方木擡頭瞄了一眼吉普車內,三個警察東倒西歪地靠在車座上睡得正香。他接過本子,翻了翻,上面記錄了任川昨天下班後的活動情況。看來,這家夥還挺聽話,到家後就閉門不出。

方木簽好日期和自己的名字,看看不住地打哈欠的楊學武,拍拍他的肩膀說道:“趕緊找個地方休息吧。”

“休息個屁!”楊學武沒好氣地說,“查驗筆跡那幫人快整理出結果了,我得去看看。”

被專案組安排查驗第47中學殺人案物證的小組曾反映,在單張演算草紙中沒發現類似的編碼,懷疑被兇手寫在呈疊放狀態的數張紙上。並且,即使寫有編碼,也可能被血跡覆蓋。因此,小組又臨時借調了幾名筆跡勘驗人員,在近百張演算草紙中進行組合,查找不屬於死者魏明軍的字跡。這項工作耗時且費力,不過好在就要出結果了。

方木點點頭,說了句你辛苦。楊學武擺擺手,轉身上車駛離法院停車場。

方木則上了那輛黑色商務車,和其余兩名警察打了個招呼,讓他們一一在記錄本上簽字後,開始了枯燥的監護工作。

說它枯燥,其實一點也不誇張。每隔半小時,方木等人就要和貼身保護任川的警察進行通話,得到的答復卻幾乎一致。

“任川在辦公室看案卷,無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