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第4/14頁)

二月,蒙哥親自率軍從釣魚城東北渡過渠江雞爪灘,駐營於釣魚城東五裏的石子山一帶。為了徹底孤立釣魚城,不讓城內宋軍出城半步,他首先派人掃清了江上宋軍船只,又命大將史天澤屯軍在城南,專門封鎖嘉陵江江面,阻滯宋軍援兵;派另一大將汪德臣屯軍城西南角,負責奪取城外山寨。清掉外圍後,蒙古軍的強攻終於開始了。二月初三,蒙哥親自督軍進攻。二月初七,蒙古軍猛攻“一字城”。二月初九,蒙古軍猛攻鎮西門。緊接著,連續進攻新東門、奇勝門、鎮西門,均遭失敗。

王堅率領軍民憑借天險地利據守,多次擊退了蒙古軍的進攻。

激烈的進攻從二月一直到三月。然而,經營多年的釣魚城防衛工事發揮了最大作用。盡管蒙古軍擅長攻城,攻城器具也十分精良,“專恃炮為長技,以數百人拽一炮,中樓櫓立碎”,但在地勢險峻的釣魚城下,完全不能發揮作用,蒙古軍始終徘徊在城下,無法前進半步。而遠在臨安的宋理宗也從奢侈荒淫的生活中驚醒過來,對釣魚城的戰局十分關注,采取了大規模的救援行動,任命呂文德為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慶府,領兵入蜀,專解釣魚城之圍。

從四月初三開始,四川暴雨連綿,電閃雷鳴中,大雨一連下了二十天,蒙古軍攻勢由此受阻。到了四月二十二日,天氣初晴,蒙古軍立即集中精銳,偷襲城南的護國門,但未能得手。四月二十四日深夜,蒙古前鋒總帥汪德臣親自率領精兵猛將,繞道西北,偷攻外城,攻破城北出奇門至嘉陵江一側的“一字城”,一度登上城頭,與守城宋軍展開激烈搏鬥,殺傷多名宋軍。王堅聞訊立即派副帥張玨率勇士力戰反擊,終於打退蒙古軍,重新奪回了“一字城”。

五月,四川進入夏季,酷熱無比。蒙軍士兵耐寒不耐熱,軍中瘟疫蔓延,士氣十分低落。王堅則趁機在半夜率兵出城,偷襲蒙古軍營地。

當時釣魚城被重兵圍困,蒙古軍自始至終不知宋軍究竟從何而來。

原來當年蒙古奸細藏身在釣魚城護國寺中時,曾挖了一條通道,連通護國寺儲糧洞和天泉洞,作為隱蔽之所。宋軍副帥張玨由此得到啟發,派人在飛檐洞裏挖了一條秘密孔道,俗稱“一線天”,直通到護國門東面城墻下,宋軍可由洞口可懸索垂吊出城。這一看起來不起眼的軍事工程,到臨戰對敵時發揮了重大作用。蒙古軍驚擾不安,日夜警惕,由於水土不服,又得不到好好休息,戰鬥力大為削弱。不少蒙古軍將領勸蒙哥就此收兵,繞過釣魚城,直奔臨安。將領術速忽裏認為:屯兵堅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軍隊困擾之,而以主力沿長江水陸東下,與忽必烈等軍會師,一舉滅掉南宋。但蒙哥一生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釣魚城這樣難啃的骨頭,他的憤怒和傲氣被釣魚城的頑強最大地激發出來,完全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無視氣候、地理的不利條件,發誓要不惜任何代價,奪取釣魚城。

這時候,宋軍援兵正由水路增援釣魚城,呂文德率戰船萬艘,沿長江溯江而上,於五月下旬與擔任阻截宋援兵任務的蒙古大將紐璘在涪州相遇。呂文德采納將領曹世雄、劉整的計謀,攻斷了紐璘架設的浮橋,乘勝追擊,猛攻蒙古軍部署在銅鑼峽的水上防線,一度取得了優勢。

六月初,呂文德最終沖破蒙古軍封鎖,進入重慶,隨即率艦千余艘沿嘉陵江北上,救援釣魚城。到達三槽山西,與前來阻截的蒙古軍遭遇。

蒙古大將史天澤分軍為兩翼,跨江側射,並親率舟師順流縱擊,奪取宋軍戰船百余艘,擊退呂文德援軍,並乘勢追至重慶。

盡管增援釣魚城的宋軍為蒙古軍所阻,始終未能進抵釣魚城下,但被圍攻達數月之久的釣魚城依然物資充裕。有一天,王堅命人將兩條三十斤重的鮮魚及百余張蒸面餅拋下城墻給蒙古軍,並致信蒙哥道:“你等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

而相比於宋軍的鬥志高昂,釣魚城外蒙軍的狀況就相當糟糕了,軍士畏暑惡濕,多有中暑者,瘧癘、霍亂等疾病也在軍中流行。然蒙哥大汗堅持不肯退兵,發誓不攻破釣魚城,決不離開。

六月初五淩晨,蒙古軍前鋒元帥汪德臣率軍趁夜色突破外城馬軍寨,宋軍副帥張玨率兵拒戰,形勢一度對宋軍不利。不料天快要亮時,突然天降大雨,蒙古軍攻勢受阻,攻城的雲梯也被宋軍用木石擊斷,最終被迫撤退。不少隨蒙哥出征的蒙古軍名將均戰死在釣魚城下,蒙軍損失極為慘重。

汪德臣見釣魚城地勢險要,防禦堅固,蒙古軍無法攻破,為了立功,竟然單騎來到釣魚城下,指名要與宋軍副帥張玨對話,想憑借一張嘴勸降張玨。他大談汪氏與釣魚城之淵源,又稱表妹安敏曾懇請蒙哥大汗對張玨及釣魚城手下留情,一度激怒大汗,差點因此而丟了性命,張玨若是識時務,便該舉城投降,如此,與安敏尚有相見之日。據說蒙哥曾評價汪德臣“汝身雖小,膽若山大”。汪德臣單身勸降之舉不但是膽若山大,而且是異想天開。張玨的回答非常幹脆,就是命人直接拋射下一堆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