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蜀道登天(第2/25頁)

當年闊端率軍攻打大理,安氏夫婦好友高和守城,英勇戰死。汪紅蓼為保全城池,孤身前往軍營,斷腕退兵,此即高言所稱“曾對大理國有大恩”,但知情者寥寥無幾。安氏兄妹當時還小,不知究竟,詢問母親為何丟掉一只手時,安乙仲隨口說是因為大理國姓高的才會如此。安敏遂以為母親斷手跟大將軍高言有關,以至她在上天梯認出高言時,竟起了戲耍之心,謊稱是對方派自己來盜火藥的。

再說汪紅蓼,她斷腕之後,因傷口感染得了重病,雖然用奇藥保住了性命,但時常會全身疼痛,苦不堪言。安允被綁架後,她尚能鎮定處事,然得知愛女安敏擅自離家,極可能是去了釣魚城找安允,此舉無異於送羊入虎口,登時又驚又怒,病情急劇轉重,當晚便撒手西去。

正好闊端派部將李庭玉萬裏迢迢來找汪紅蓼,本意是告知蒙古即將攻打大理,而且此次勢在必得,望她最好帶領全家離開,以免遭了兵災。

不想李庭玉只見到了汪紅蓼屍體,未見到活人。安乙仲見愛妻死去,已無生念,便將所有情形如實相告,包括安允是曹友聞之子、安敏才是闊端之女一事。安允既是曹友聞之子,只要告知宋人真相,其性命當無大礙,然安敏卻不免有麻煩上身。安乙仲希望李庭玉能出手營救安敏,以保全愛妻在世間的唯一血脈。李庭玉與汪紅蓼一道長大,有青梅竹馬的情分,當即應允。安乙仲又寫了一封信給蜀帥余玠,托人送往四川。

而人在河西的闊端聽說汪紅蓼不肯受大宋要挾,才導致安允被宋人捉去,感動之極,立即派梁庸趕赴釣魚城,與李庭玉會合,全力尋找安敏。本來事情相當順利,進城的當晚,李庭玉便發現了安敏行蹤,並派人順利將其從藥師殿救出,帶進了護國寺糧窖後的天泉洞中。因為李庭玉早就知道安敏才是闊端之女,所以在接應到她後,便欲逃離釣魚城。

而安敏尚不明白究竟,誤以為李庭玉一方是父親安乙仲派來的,又要求對方協助去救兄長安允。李庭玉一行事先得過安乙仲叮囑,稱安敏極為痛恨蒙古人,在帶她離開宋境前,最好不要輕易泄露實情,以免節外生枝。況且李庭玉已然知道安允是大宋名將曹友聞之子、開國名將曹彬之後,也想利用他來做文章,倒打蜀帥余玠一耙,遂同意協助安敏營救安允。

未想到軍營牢房時,安敏一行遇到了張玨不說,安允亦早被人帶走,等於竹籃打水一場空。回到護國寺地窖後,安敏更是瞧出了破綻,發現來營救自己的竟然是蒙古人,便立即想要逃走。蒙古人無奈之下,只得將她綁起來。李庭玉聞訊趕來後,原原本本告訴了安敏真相,說她是皇子闊端的女兒,而安允其實根本就不必營救,因為他是宋名將曹友聞之子。安敏全然不信,瘋了一般哭叫掙紮,李庭玉只得命人堵了她的嘴。

鬧了大半夜後,大家都累了,安敏終於示意屈服。她是真正的蒙古公主,金枝玉葉,眾人也不敢真對她怎樣,當即解了綁縛,不想卻被她逃了出去。李庭玉得報後,知道安敏一旦落入宋人之手,護國寺的藏身之處便極有可能暴露,於是利用吳知古離開了戒備森嚴的護國寺。不想白秀才及時告知了張玨,張玨起了疑心,放出響箭,堵住了李庭玉一行。

余玠自是不知李庭玉一行的經歷,只將安乙仲信中提及的安氏兄妹身世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又將書信親自送到安允面前,道:“這是你養父的親筆信,你應該認得他的筆跡。”

安允伸手去接,但觸碰到信皮的時候,又仿若遭到炮烙一般,立即縮了回去。他失神地望著那封代表著真相的信,再也沒有伸手的勇氣,只頹然跌坐在椅子中,雙手抱頭,表情迷茫而痛苦。

梅應春忽道:“那女子……就是到蒙古軍中祭奠曹將軍的女子,是叫薛迎梅嗎?”余玠道:“怎麽了?”梅應春道:“我姊姊就叫梅應雪。薛迎梅,反過來就是梅應雪的諧音。”

余玠道:“那怎麽了?”梅應春道:“我姊姊擅長撫琴,雖然父母稱她病死,可我聽說過,她……她是跟人私奔到蜀地了。父母覺得丟臉,才對外稱她死了,其實家鄉的墳塋只是空棺。況且我當初第一眼見到安公子,就覺得……”

安允忽爾怒道:“我不姓安,你不是都聽見了嗎?”梅應春嚇了一跳,忙住了口。

余玠勸道:“安公子,你願意姓安也好,還是認祖歸宗,恢復曹姓也好,這都是後話。而今你養母汪紅蓼已經死了。你被帶來大宋後,令妹安敏來了釣魚城,目下也是下落不明。你養父安乙仲在信中稱已了無生趣,自此不會再見世人。你已無家可歸,何不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