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3/3頁)

“五巖,指的是玉嶺五峰。”

李東功從旁解釋。

書裏記載的故事如下:

在六世紀初期的天監年間,也是梁武帝治世之年。

朱家的佳人少鳳,同時有五巖的名門包家和石家向她提親。

包家的兒子名叫包選,是定都在建康(南京)時,當朝宰相範雲的門生。由於精通道、儒、文、史四學,尤其在史學方面造詣精深,因此是受敕命為編纂《通史》的班底人員之一。

另一方面,石家的兒子石能,師事玄學(道教)大家陶弘景。陶弘景退隱後住在句容的山中,石能是其秘書兼弟子,所學當然都是道教之學。

少鳳的雙親非常為難。明知應選擇優秀的一方,卻總是無從做決斷。

家世幾乎相當,兩人都是英才,怎麽考量都難判定未來優劣。

包選為現任宰相的門生;而石能師事的陶弘景目前雖隱居,但每當遇國家重要政策須做決定時,仍是武帝必請示意見的人物,世人稱其“山中宰相”。石能近在其側,談及未來發展,他未必遜色於包選。

“沒辦法,讓少鳳自己選擇吧。少鳳從小就和他們熟識。”

朱家的老爺要女兒自己做選擇。從現代觀點來看,算是個寬容的父親,然而在當日,卻被認為沒什麽責任感。

兩位青年的性格相當不同。包選認真,做任何事絕對全力以赴,就是不大通融。至於石能,在刻苦勉勵精神方面雖不及包選,但可能因為學玄學,極富藝術家氣質,“奇氣縱橫”,是個才華洋溢的人。

少鳳也不知該選誰,非常困擾。

讀到這裏,入江心想:

“啊,真不愧是菟原少女[1]的中國版。”

菟原少女源自日本征妻求偶傳說。雙親提議兩個青年中誰射中水鳥就選誰做女婿。但是,兩名青年相互較量射箭本領後,一人射中水鳥的頭,一人射中尾巴,不知如何是好的女兒最後投江自盡了。

在中國版的玉嶺,也是讓女孩自行決定。究竟少鳳選了何種方法測試?入江繼續讀下去。

少鳳曰:“……請兩郎,各巖面雕佛身,示妾。采相好端嚴,以此釋倒懸……”

所謂“倒懸”,指的是懸吊著的痛苦狀態。而為了解脫這種狀態,必須在其中做個選擇。始終焚香拜佛信仰心堅定的朱家佳人少鳳,想到的不是競射水鳥,而是競雕佛像。

最前面一頁到此為止。在翻頁時,入江的手微微顫抖。李東功身旁正坐著映翔。

她之所以沒有離座,或許是不放心伯父,怕他又說錯什麽。但按理說,對入江應該也感興趣才對。

入江的雙眼遊移在木版印刷大字上,但似乎有些徘徊。他感到映翔的視線強烈熾熱地射在他的額頭上,眉間宛如要燒焦似的。

她對入江有基本認識。因為在灰色庭院裏,她聽那個可能是臥龍的男人說:“是個讓人有好感的青年。”她一定是在用自己的眼睛確認。

用手背擦去額頭上的汗,入江將目光投向第二頁。

[1] 日本兵庫縣蘆屋市附近曾發生的爭妻傳說中的人物。——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