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3頁)

日本也有很多這種摩崖佛。同樣是無名的庶民,將自己的信仰寄情於某種形狀,費了許多年月雕刻而成。

在這類稚拙的線條雕出的佛像群中,僅第三峰的兩尊表現出眾。雖也只有線條,但全身立體感具現。

下層的釋尊像不知什麽原因,嘴唇塗了朱紅色。

“下面那尊佛像塗了口紅,為什麽?”

入江問李東功。

“十年塗一次朱紅,只有那尊佛像。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變成了這一帶的例行儀式,叫做‘點朱’。”

“點朱?”

入江想起自己曾反問過同樣問題。對了,那個老地主曾提到別錯過十年一次的儀式,想來指的就是這個“點朱”。當時入江詢問是怎麽回事,老地主則回答去了就知道。

李東功也做了同樣的回答:

“三天後即將舉行點朱,你去看就知道了。”

無法得知詳情,總之,是在佛像的嘴唇上塗紅的儀式。

“很高呀!”

仰望巖面,入江小聲說道。即使是下層佛像的嘴唇高度,離地面也有約二十米。

“再高也舉行喲。”

“有什麽典故吧?”

“有很多說法。如同你看到的,兩尊佛像並非上下直接重疊著。下層佛像的上半身向右偏了些,看起來像是被壓在上層佛像的臀部下。怎麽看都效果不佳,覺得有些可憐,為了彌補,就在唇上塗紅。連這種傳聞都有,不過,凈是胡說八道。”

“真正的說法呢?”

“有資料,放在我家,你不妨看看。”

自從到了摩崖佛以後,原先一點兒也不親切的李東功,開始熱情地說起話來。

“請一定讓我看看那份資料!”

入江說道。

[1] 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前半期。——譯者注

[2] 以上皆為如來三十二相之一。螺發,即螺髻,釋迦牟尼發髻結為螺形,故名之。肉髻,佛陀頭頂有肉團隆起如髻,故稱。白毫,佛家傳說世尊眉間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初生五尺,成道時一丈五尺。——編者注